2025年中国传统文化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中国传统文化竞赛题库及答案

一、传统节日类

(一)选择题

1.以下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A.挂艾草B.饮雄黄酒C.祭灶神D.佩香囊

答案:C(祭灶神是小年习俗)

2.中秋节“团圆”意象的核心文化根源与哪项关联最密切?

A.月相圆满B.秋收庆典C.嫦娥传说D.科举放榜

答案:A(古人以月圆象征人圆,是团圆文化的直接天文依据)

3.清明节融合了古代哪两个节日的习俗?

A.上巳节、寒食节B.社日、腊日C.元日、人日D.中和节、浴佛节

答案:A(唐代起,清明逐渐吸收寒食禁火、上巳踏青习俗)

(二)填空题

4.春节“守岁”习俗最早见于____(朝代)文献《风土记》。

答案:西晋

5.重阳节“登高”习俗最初与古代____(信仰)相关,古人认为高处可避灾。

答案:巫术避邪

(三)判断题

6.元宵节赏灯习俗始于东汉,与佛教传入后宫廷燃灯礼佛有关。()

答案:√(汉明帝为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

7.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的典故。()

答案:√(张仲景用面皮包药为穷人治冻伤,称“娇耳”,后演变为饺子)

二、诗词歌赋类

(一)选择题

8.“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描写的是哪种花卉?

A.梅花B.荷花C.菊花D.兰花

答案:A(林逋《山园小梅》名句)

9.以下哪句诗出自元曲?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答案:A(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杜甫“三吏三别”中不包括以下哪部作品?

A.《新安吏》B.《潼关吏》C.《石壕吏》D.《长安吏》

答案:D(“三吏”为《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填空题

1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雅”又分为____和“小雅”。

答案:大雅

12.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怀念的历史人物是____。

答案:项羽(诗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明)

(三)判断题

1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月亮。()

答案:√(“婵娟”在此处特指月光,代指月亮)

14.王勃《滕王阁序》中“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洪都”指今南昌。()

答案:√(南昌古称豫章,唐代设洪州都督府,故云“洪都”)

三、书法绘画类

(一)选择题

15.以下哪种书体是由隶书演变而来,流行于东汉末年?

A.篆书B.楷书C.行书D.草书

答案:B(楷书在汉隶基础上简化波磔,定型于汉末)

16.《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顾闳中是哪个朝代的画家?

A.唐代B.五代十国C.宋代D.元代

答案:B(顾闳中为南唐画家)

(二)填空题

17.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作品是颜真卿的____。

答案:《祭侄文稿》

18.明代画家徐渭以____(绘画技法)闻名,其《墨葡萄图》笔意纵放。

答案:泼墨大写意

(三)判断题

19.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融合了印度佛教、西域文化与中原绘画风格。()

答案:√(飞天是佛教天人,经西域传入后与中原“羽人”形象结合)

20.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以画竹著称,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创作理论。()

答案:√(出自其《题画竹》)

四、戏曲武术类

(一)选择题

21.京剧“四大名旦”中不包括以下哪位?

A.梅兰芳B.程砚秋C.荀慧生D.马连良

答案:D(马连良是“四大须生”之一)

22.武术中“内家拳”的代表是?

A.少林拳B.形意拳C.八卦掌D.太极拳

答案:D(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并称内家三拳,其中太极拳最具代表性)

(二)填空题

23.川剧绝活“变脸”最初用于____(功能),后发展为表演艺术。

答案:渲染人物情绪(如表现角色惊恐、愤怒时瞬间变脸色)

24.武术谚语“枪扎一条线,棍扫一大片”强调了两种兵器____的差异。

答案:攻击方式(枪注重直线突刺,棍注重横扫覆盖)

(三)判断题

25.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其经典剧目《牡丹亭》作者是汤显祖。()

答案:√(昆曲起源于元末

文档评论(0)

yclhd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