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钩体医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钩端螺旋体病

leptospirosis;教学目标及内容;掌握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及抗菌治疗原则

熟悉钩端螺旋体病的后发症、诊断依据和预防措施

了解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简称钩体病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

动物疫源性传染病

主要传染源:鼠类和猪

主要临床表现:早期钩体败血症,中期各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后期的变态反应后发症。重症患者有肝衰竭和肺出血。

呈世界性分布;根据本病临床特征,可将其归属为中医暑湿、湿温、伏暑范畴。因农民常在收割时背感染,故民间又习称稻田病、稻热病、打谷黄、秋收热等。;内容;病原学

Etiology;菌体纤细,有12~18个螺旋,体端有钩,革兰染色阴性

作活跃的沿长轴旋转运动,较强的穿透力;电镜下钩体由原生质体(株形菌体)、轴丝(鞭毛)和外膜组成。菌体为钩体代谢及分裂繁殖的部位;轴丝为运动器官;外膜具抗原性。;病原学;钩体的抗原性:

抗原性复杂。

世界上已确定的有24群200多型

(根据显微镜下凝集试验的血清分类法)

我国约19群74型,且不断发现新型

常见的钩体血清群有:

黄疸出血群(Leptospiraicterhemorrhagie):稻田型(毒力最强)

七日热群(L.hebdomadis)

波摩那群(L.pomona):雨水洪水型(分布最广)

流感伤寒群(L.grippotyphosa)

犬群(L.canicola)

澳洲群(L.australis)

秋季热群(L.autumnalis)

单克隆抗体技术核酸探针技术进行分类和鉴定:快速特异

有利于钩体病发病机制的研究;钩体的培养和分离:

培养:含兔血清的培养基,有氧条件下,

生长速度缓慢,需1周以上

豚鼠接种:提高分离率;流行病学:;2、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

受染动物(野鼠)尿液污染田水和土

壤,人赤足行走其间,

钩体经皮肤细微损伤处或粘膜进入而感染

雨季洪水季节,猪粪外逸,污染环

境,人接触疫水而感染

捕鱼,涉水,游泳,工作时接触污水

等,也可被感染

实验室感染:要重视;;4、流行特征:

季节性:多雨温暖的夏秋季节(多数地区)

地区性:我国南方各省,(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

流行性:南方----稻田型,水稻收割季节

北方----雨水洪水型,暴雨后的洪水

职业性:农民、牧民、屠宰工人、下水道工人、狩猎者等

流行特征的变迁:

70年代后,发达国家,从职业性接触向野外活动接触转变

儿童发病增高,

重症患者增多;钩体病主要流行类型及其特点;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病理解剖:

基本的病理改变特点是:

毛细血管损伤,组织形态改变,致器官功能障碍。

一般组织形态改变轻,器官功能障碍重----易逆转恢复

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主要有肝、肾、肺、脑等实质器官;潜伏期:7~14d(2-28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同型不同表现,不同型相同表现

(一)感染中毒型:早期(钩体败血症期)3d内

“3症状+3体征”----发热酸痛一身乏,眼红腿痛淋结大

(眼红不伴有明显畏光及分泌物

肌痛以腓肠肌最明显,有触痛

淋巴结以腋窝、腹股沟处为主,质软活动触痛)

>90%无明显器官损害,1-3d后即恢复

少数发展为其他临床类型(器官损伤);

(二)中期(器官损伤期):3-10d

1.流感伤寒型

最多见

无明显器官损伤5-10天

早期钩体败血症的继续;2.黄疸出血型:

原主要类型(20世纪50年代),减少到10%以下(70年代)

1886年德国医师外耳(Weil’sdisease)临床描述

1915年日本学者证实为钩体病

早期:感染中毒型

中期(4~8天):肝损害:黄疸ALT↑肝衰竭

出血

肾损害

文档评论(0)

RealGeni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如有不慎侵权,请联系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