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地区草莓常见病虫害及其综合治理.pptx

苏北地区草莓常见病虫害及其综合治理.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北地区草莓常见病虫害及其综合治理

汇报人:XXX

2025-X-X

目录

1.苏北地区草莓种植概述

2.草莓病虫害发生特点

3.草莓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4.草莓常见虫害及防治措施

5.草莓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

6.病虫害防治效果评价

7.苏北地区草莓病虫害防治前景展望

01

苏北地区草莓种植概述

草莓产业现状

产业规模

近年来,苏北地区草莓产业迅速发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年产量达到20万吨以上,产值超过10亿元,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种植区域

苏北地区草莓种植主要集中在徐州、连云港、盐城等市,形成了以徐州市为中心的草莓种植带,辐射周边地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市场前景

随着消费者对草莓品质要求的提高,苏北地区草莓产业正朝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目前,草莓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前景广阔。

草莓种植环境分析

气候条件

苏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在2200-2800小时,年均气温在12-14摄氏度,适宜草莓生长。

土壤条件

苏北地区土壤类型多样,以沙壤土和壤土为主,pH值在5.5-6.5之间,有机质含量较高,为草莓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水资源

苏北地区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良好,能满足草莓种植过程中的水分需求。年均降水量在800-1200毫米,且分布较为均匀,有利于草莓的生长发育。

草莓种植区域分布

主要产区

苏北地区草莓种植主要分布在徐州、连云港、盐城等市,其中徐州地区以邳州市、睢宁县等县(市)为主,种植面积占全市的70%以上。

集中连片

在苏北地区,草莓种植形成了多个集中连片的产区,如徐州的邳州草莓产业园区、睢宁草莓产业基地等,这些园区面积达到数万亩,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的亮点。

区域特色

不同区域的草莓种植具有各自特色,如徐州地区的草莓以口感佳、品质高著称,而盐城地区的草莓则以早熟、上市早为特色,形成了明显的区域品牌效应。

02

草莓病虫害发生特点

病虫害发生规律

发病季节

草莓病害通常在春季和秋季高发,尤其是白粉病和灰霉病,这两个季节温度适中,湿度较高,有利于病害的侵染和蔓延。

虫害习性

草莓虫害如红蜘蛛和蚜虫,它们在温度适宜、光照不足的条件下繁殖速度快,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干旱期间,虫害发生更为严重。

周期性变化

草莓病虫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通常每2-3年会出现一次大规模流行,这与病原菌的潜伏、虫害的繁殖周期等因素有关。

病虫害危害程度

减产损失

病虫害可导致草莓减产30%以上,严重时甚至可达50%以上,对草莓产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品质下降

病虫害会降低草莓的品质,如灰霉病会导致果实腐烂,白粉病使叶片变黄,影响草莓的外观和口感。

传播风险

病虫害还具有很强的传播性,一旦发生,如不及时防治,会迅速扩散到整个草莓园,增加防治难度和成本。

病虫害流行趋势

抗药性增强

随着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草莓病虫害的抗药性逐年增强,特别是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抗性明显上升,增加了防治难度。

新型病害增多

近年来,苏北地区草莓种植中出现了如根腐病等新型病害,这些病害发生突然,传播速度快,对草莓产业的威胁日益加剧。

气候变化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草莓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使得病虫害的预测和防治变得更加复杂。

03

草莓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草莓灰霉病

病原特征

草莓灰霉病由真菌Botrytiscinerea引起,病原菌分生孢子在气温15-25℃、相对湿度85%以上时迅速繁殖,分生孢子通过气流、雨水等途径传播。

症状表现

受害叶片表现为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表面产生灰褐色霉层;果实受害后病斑软腐,表面生有灰褐色霉层,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

防治措施

灰霉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合理轮作、清除病残体、加强田间管理等农业防治方法,并结合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进行喷施。

草莓白粉病

病原菌种

草莓白粉病主要由真菌Sphaerothecafuliginea引起,该病原菌在温暖湿润的条件下繁殖迅速,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在60%以上。

症状特点

白粉病初期在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霉层,随着病情发展,霉层蔓延至整个叶片,叶片变薄、卷曲,严重时叶片枯死,影响草莓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防治策略

防治草莓白粉病应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包括清除病残体、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同时选用适当的杀菌剂进行防治,注意轮换用药,防止抗药性产生。

草莓根腐病

病原分析

草莓根腐病主要由真菌Rhizoctoniasolani引起,病原菌通过土壤传播,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对草莓生长造成持续性危害。

症状表现

发病初期叶片边缘出现萎蔫,随

文档评论(0)

zhaoqin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