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延续历史文脉山西书法焕发新气象
金石翰墨,风华绵延。4月29日,四年一届的书法界“奥林匹克”——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行书、草书)在山西太原开展。山西的入展成绩创下了历届之最,许多入展作品和作者都是首次在国展中亮相,展现出山西书法艺术界新生力量的良好发展势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千年文脉,山西书法创作展览、理论研究、专业培养、传播交流蓬勃展开。近年来更是书法人才辈出,领新标异,各呈奇彩。如今的山西书坛,70后仍然活跃在创作一线,80、90后作为主力接棒前人,00后逐渐崭露头角,山西书坛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90、00后:初露峥嵘
自1980年全国首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简称国展)展出,迄今为止这一书法界最高规格的综合性展览已走过44个春秋,并以其专业性、艺术性始终引领着中国书坛的风潮,推动着中国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
每一届国展的举办都会引起圈内的广泛关注,掀起一波书法创作热潮;从展前征稿、选稿评奖,到佳作展出、结集出版等各个环节也会引出诸多话题,国展也被形象地比喻为“书法界的奥林匹克”。为此,每一位书法作者都以能入展作为对自己书法创作成果的肯定。
翻看历届国展公示的入展名单,广东、河南、江苏三省一直以绝对的数量优势领跑,河北、山东、安徽三省紧随其后,近几年四川、辽宁、湖南、江西、浙江等后起省份的入展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些书法强省几乎包揽了国展的入展名额。
而在2024年3月21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公布的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入展名单中,山西省共有34位书法/篆刻作者的40幅作品入展,其中有6人更是双书体作品入展,数量和质量都创下了历届之最。
“如果按照人口比例来算,山西这次的入展量应该是全国第一了!而且很多都是新面孔。”山西省书画院的青年书法家赵毅提起此次国展山西取得的成绩,神情难掩激动,他认为,这说明山西书法界的人才“含金量”很高。
作为此次国展双作品入展的青年书法家代表之一,1992年出生的赵毅发觉,近年来书坛涌现出的新生力量,基本上是书法专业的大学生,90后、甚至00后已经站上了舞台的重要位置。自己身边也多是年龄相仿的专业书法作者,他们接受过系统化训练,理论知识、技法研究也都比较扎实,因此能够在大型比赛和展览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1995年出生的沈志浩、何聪,1999年出生的丁鼎,2000年出生的常鼎煜,还有2001年出生的阴冠呈、温博……这些入展的山西籍新生代作者,有的还在高校就读,有的刚刚大学毕业,还有的才进入职场不久。论资历、论履历、论经验,他们并不引入注目。但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了新生代创作者的共性:他们大多从小学习书法,具备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对书法理论以及各种书体、风格非常熟稔;在书法创作上,他们对自身优势及短板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有着充沛的创作欲望,也敢于大胆创新。
以山西大学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大四在读生、“00后”常鼎煜为例,他在创作此次国展作品的过程中,就对如何从众多作品中“跳”出来、如何将唐代取法融入自己的作品等问题都做了积极探索和深入思考。结果也证明,他的尝试得到了评审组的肯定。
70、80后:砥柱中流
相较于90后、00后书法作者身上的“学院派”烙印,70、80后书法作者则大多经历过从业余走向专业的过程,人生经历和阅历也更为丰富。
今年51岁的郜晓芳深谙“转益多师”的道理。兜兜转转在40岁那年突然顿悟,想要追寻儿时的书法梦想,郜晓芳因此一直抱着新人般的学习心态,不计花费、不厌其烦、不吝求教。只要是自己所欣赏和喜爱的作品,不论作者年长年幼、知名度高低,他都虚心求教。郜晓芳粗略计算,如今自己到全国各地请教学习过的书法老师不下30位。
目前是山西大学在读研究生的徐寅,学书经历可谓一波三折。26岁以前,学习书法只是他懵懂的憧憬,直到一次破釜沉舟的离家出走,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辗转找到书法作为人生方向后,徐寅如鱼得水,在韩少辉、赵社英以及张旭光三位省内外名师大家的指导下,书法水平突飞猛进、一日千里。
此次参加第十三届国展,徐寅的草书作品和行书作品双双入选。得益于在第十二届国展已经有过一次入展经验,让徐寅在此次国展准备中更加自信,心态上也更加从容。但最令他感叹的,仍然是过往亲身经历中,那段一幅作品写一百遍的“钻牛角尖”时期,也是他从痛苦的量变走向质变的必经过程。
苦练不是学习书法的捷径,如果不加以思考,练习再多也是“无用功”。尽管没有师承,白慧依旧凭借自己远超常人的感受力和独特的思考,创作出了独属于自己风格的、具有“自然山林之气”的甲骨文书法作品。伴随着自己钟爱的音乐,在创作过程中她几度感怀生命、情不自禁落泪。甲骨文书法创作,需要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积淀作支撑,每一个字就如同一个故事、一幅画卷、一段吟唱。白慧希望这些内容可以真正走入中小学的课堂中,成为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