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亲子课程宣传推广计划
作为从业近8年的亲子教育课程研发与推广负责人,我始终记得第一次带3岁小朋友和妈妈做”情绪手偶”互动时,那位妈妈红着眼眶说:“原来他说’害怕’不是矫情,是真的需要我蹲下来抱抱。”这样的瞬间让我确信:亲子课程不是简单的”上课”,而是帮家庭打开理解与联结的窗口。为让更多家庭受益,结合过往30+场课程推广经验,现制定本宣传推广计划。
一、背景与目标:我们为何出发?
1.1市场需求洞察
过去两年,我带领团队走访了12个社区、8所幼儿园,做了600+份家庭问卷。数据显示:78%的家长感慨”每天陪孩子超1小时但总吵架”,63%的孩子在亲子游戏中表现出”被动配合”,41%的家庭明确表示”需要专业指导改善互动方式”。最让我触动的是一位爸爸的原话:“我知道要陪孩子,但给他读绘本他翻页比我快,玩积木总说我搭得丑——我是不是根本不会当爸爸?”这些真实反馈印证了:当代家庭急需科学、可操作的亲子互动指南,而我们的课程正是解决这一痛点的”工具箱”。
1.2课程核心优势
我们的亲子课程区别于传统早教班的关键在于”双主体成长”:既设计了适合2-6岁儿童发展特点的感官探索、社交游戏,更融入了”如何观察孩子行为信号”“非暴力沟通话术”等家长课堂。比如3-4岁阶段的”情绪解码课”,会通过”情绪温度计”道具,让家长现场练习”当孩子摔玩具时,不说’不许闹’,而是问’你是不是因为搭不好积木生气了?’“这种可复制的场景化教学,是我们敢说”学完就能用”的底气。
1.3本次推广目标
基于过往转化率(体验课到正课转化35%)和区域家庭基数(覆盖5公里内约8000户适龄家庭),设定3个月推广周期内达成:
精准触达目标家庭2000+户(25-40岁父母,孩子2-6岁);
体验课报名量300+组(每周15组,共12周);
正课转化率不低于30%(目标转化90+组);
社群留存率60%以上(建立500人家长学习群);
形成10+条用户真实分享内容(视频/图文)。
二、核心策略:如何让课程被”看见”更被”需要”?
推广不是硬广轰炸,而是用”共情+信任”搭建桥梁。结合目标人群”重口碑、轻营销,需要具体案例”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内容种草-场景体验-关系沉淀”三级策略。
2.1内容策略:用”痛点故事”替代”课程介绍”
家长刷手机时,对”XX课程9大优势”这类文案滑得比谁都快,但看到”昨天吼了孩子,今天他悄悄在我枕头下塞了张’妈妈对不起’的画——原来他比我更害怕吵架”这种真实故事,反而会停下来。因此,我们的内容将聚焦三大方向:
(1)场景化痛点输出:每周发布1条”亲子日常困境”短视频(如”孩子超市撒泼打滚,3种错误回应VS1种正确方法”),由课程导师本色出演,用手机拍摄真实场景(厨房、客厅、小区花园),避免精致摆拍感。
(2)课程片段彩蛋:剪辑体验课中”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任务”的温馨瞬间(比如4岁女孩教爸爸用陶土捏爱心,爸爸笨拙的手法配上女孩”不是这样,要轻轻揉”的奶音),配文”这节课,爸爸学会了’向孩子学习’“。
(3)用户证言拆解:邀请已结课家庭录制30秒”改变故事”(如”以前我总说’快点’,现在会问’你需要妈妈帮忙吗?’——孩子主动收拾玩具的次数多了”),重点突出”具体改变+课程中用到的方法”。
2.2渠道策略:线上线下织一张”信任网”
目标家长的时间碎片分布在”接送孩子时刷小区群”“睡前刷短视频”“周末逛母婴店”,我们的渠道布局要精准覆盖这些场景:
(1)线上主阵地:私域+公域联动
公众号:每周三发”亲子问题解答”(如”孩子打人是暴力倾向吗?“),文末插入体验课预约链接;每周五发”学员故事”,附导师点评。
短视频平台(抖音/视频号):每天18:00-20:00(家长陪娃间隙)推送1分钟”亲子互动小技巧”(如”用袜子做手偶,5分钟解决孩子分离焦虑”),评论区置顶”点击头像进群,领取《0-6岁亲子游戏手册》“。
社群运营:建立”家有XX岁娃”分龄群(2-3岁/4-5岁/5-6岁),每天9:00发”今日互动任务”(如”晚饭后和孩子互相夸3个优点”),完成任务可截图领小礼品(定制姓名贴纸/儿童绘本电子版)。
(2)线下渗透:社区+机构”熟人背书”
社区合作:在小区亲子活动室设”课程体验角”(放置课程道具如情绪卡片、合作拼图),每周六下午做”15分钟微课堂”(如”如何通过玩沙子培养孩子创造力”),现场扫码预约体验课送儿童贴纸。
母婴店/早教机构联动:在顾客结账区放”课程体验卡”(凭购物小票可免费预约1次),前台电视循环播放课程片段;和早教老师合作”联合沙龙”(如”早教课之外,家庭互动的3个黄金时间”),由我们的导师主讲。
2.3互动策略:从”知道课程”到”参与课程”
体验课不是”试听课”,而是”让家长看到改变可能”的关键场景。我们设计了”三阶互动”:
(1)预互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