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高频实词及注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高频实词及注释

文言文高频实词及注释

一、爱

(一)基本义

“爱”的基本义是“喜爱、疼爱”。在古代文言文中,常用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倾向。比如,“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这里的“爱”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疼爱,父母疼爱子女,就会为他们做长远的打算。

(二)引申义

1.珍惜、爱惜:由对人或事物的喜爱,进而延伸为对其的珍惜。如“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意思是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会舍不得一头牛呢,“爱”在这里就是“舍不得、爱惜”的意思。

2.吝啬、小气:当过于珍惜财物时,就会表现出吝啬的意思。“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大王您吝啬,此句中“爱”体现出吝啬的含义。

二、安

(一)形容词义

1.安稳、安定:这是“安”常见的形容词义。例如“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绘出房屋在风雨中安稳得像山一样,“安”描述了一种平稳、安定的状态。国家层面上,“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这里的“安”指社会的安定、和谐。

2.安全:表示没有危险。“谢庄遂安”(《冯婉贞》),意思是谢庄于是就安全了,强调了免受威胁、危险的状态。

(二)动词义

1.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意思是既然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安”为使动用法,体现出采取措施让他人处于安定状态。

2.安身、容身:“沛公安在”(《鸿门宴》)中,“安”虽然主要用来表示疑问代词“哪里”,但从根源上是与安身之处相关,沛公在哪里安身呢,反映出寻找安身之所的意思。

三、被

(一)读音bèi

1.表被动:在文言文中,“被”常常作为被动句的标志。例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意思是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却被诽谤,“被”引出动作的施动者,表明主语是被动接受动作的一方。

2.覆盖:“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成名回来,听到妻子的话,好像被冰雪覆盖一样,这里“被”就是覆盖的意思,形象地描绘出成名听到不好消息后的那种寒心、失落的状态。

(二)读音pī,同“披”

1.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将军亲自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被”在这里通“披”,强调穿戴的动作和状态,突出将军作战时的装备情况。

2.披散:“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江畔边走边吟唱,“被发”生动地展现出屈原当时落魄、失意的形象。

四、倍

(一)本义

“倍”的本义是“反”,与“背”的意思相近。如“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这里的“倍道”就是违背自然规律,“倍”体现出与正道相反的意思。

(二)引申义

1.加倍、成倍:这是“倍”常见的引申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即使加倍奖赏、多次惩罚,还是不能避免祸乱,“倍赏”就是加倍的赏赐,突出数量上的增加。

2.倍数:“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过秦论》),曾经凭借着十倍于秦国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攻打函谷关进攻秦国,这里明确体现出“倍”作为倍数的含义。

五、本

(一)名词义

1.草木的根或茎干:“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部,“本”在这里就是指树木的根,强调了根对于树木生长的重要性。

2.根本、基础:从草木的根引申到事物的根本。“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大王如果想要实行王道,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这里的“本”指的是实行王道的根本,如重视农业、关爱百姓等。

3.版本、底本:“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现在保存着这个底稿不忍心废弃,“本”就是指底稿、版本。

(二)动词义

1.推究、探究:“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或者推究他成功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本”在这里是推究根源的意思,深入探讨事情成败的原因。

六、鄙

(一)本义

“鄙”的本义是“边境的地方”。“蜀之鄙有二僧”(《为学》),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鄙”明确指的是偏远的边境地区。

(二)引申义

1.浅陋、见识短浅:因为边境地区相对文化落后,所以引申出人的见识浅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这里“鄙”用来形容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见识浅薄,缺乏长远的谋划能力。

2.轻视、看不起:由见识浅陋又引申出对他人的轻视态度。“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孔子看不起他(管仲)器量狭小,“鄙”体现出孔子对管仲的一种负面评价和轻视态度。

七、兵

(一)名词义

1.兵器、武器:这是“兵”最常见的名词义。“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秦始皇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兵”指各种武器,如刀、

文档评论(0)

ziliaoguai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 K12 同步 / 拔高资料 + 职业考试备考干货!精选高频考点、真题解析、专题讲义,内容适配考点,助力学生提分、考生高效备考。资料更新及时,按需选品,帮你备考少走弯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