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课程引言:当艺术遇见哲学——我们为何需要这堂“跨界课”演讲人
01课程引言:当艺术遇见哲学——我们为何需要这堂“跨界课”02艺术哲学的核心命题: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递进追问03结语:用哲学之眼,看见艺术背后的“人性之光”目录
2025高中哲学导论艺术的哲学基础课件
01课程引言:当艺术遇见哲学——我们为何需要这堂“跨界课”
课程引言:当艺术遇见哲学——我们为何需要这堂“跨界课”作为一名从事哲学教育十余年的教师,我常被学生问:“学哲学有什么用?”也常听到艺术生困惑:“画画、唱歌需要哲学吗?”直到去年带学生参观本地美术馆,一个女生指着杜尚的《泉》问:“这明明是个小便池,凭什么算艺术?”另一个男生立刻反驳:“因为它改变了我们对‘艺术’的定义!”这场争论让我意识到——艺术与哲学的相遇,本质上是人类对“意义”的永恒追问。
高中阶段的你们,每天都在与艺术打交道:课间听的流行音乐、课本里的诗词、手机里刷到的短视频,甚至校园墙报上的涂鸦。这些看似“感性”的体验背后,始终盘旋着哲学的影子:艺术的本质是什么?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为什么有些作品能跨越千年打动我们?这堂“艺术的哲学基础”课,不是要把艺术变成抽象的理论,而是帮你们用哲学的“显微镜”,更清晰地看见艺术背后的精神脉络。
02艺术哲学的核心命题: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递进追问
艺术哲学的核心命题: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递进追问2.1本体论:艺术的本质——一场持续2500年的“定义之争”
要理解艺术,首先要回答最根本的问题:“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让哲学家和艺术家争论了两千多年。我们可以沿着思想的脉络,梳理几种经典回答。
1.1模仿说: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的“镜子隐喻”古希腊时期,哲学与艺术尚未明确分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模仿说”,他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而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因此是“影子的影子”。比如一幅画中的床,是对木匠造的床(现实)的模仿,而木匠造床又模仿了“床的理念”。在他看来,艺术离真理最远,甚至可能迷惑人心——这也是他主张“驱逐诗人”的原因。
但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修正了这一观点。在《诗学》中,他提出艺术模仿的不是“个别事物”,而是“必然或可能的事”,即普遍规律。比如悲剧通过模仿“严肃的行动”,引发观众的“恐惧与怜悯”,从而实现“净化”(katharsis)。这一修正让“模仿说”从否定艺术转向肯定其认知价值——你们学过的《哈姆雷特》,正是通过王子的悲剧,揭示了人性中“生存还是毁灭”的永恒困境。
1.2表现说:从浪漫主义到现代的“情感突围”18世纪末,浪漫主义兴起,艺术家开始强调“自我表达”。英国哲学家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提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而非“情感的再现”。前者是“理清感受”(比如诗人通过写诗让模糊的情绪变得清晰),后者是“传递感受”(比如演员按剧本流泪)。梵高的《星月夜》就是典型:旋转的星空、扭曲的柏树,不是对现实场景的精确模仿,而是他内心焦虑与激情的视觉化呈现。
这种观点在当代依然有生命力。你们刷短视频时,那些“即兴创作”的vlog之所以打动人,往往不是因为画面多精致,而是创作者在镜头前不加修饰的真实情绪——这正是“表现说”在数字时代的延伸。
1.3形式说与制度说:现代艺术对传统的“颠覆与重构”20世纪,抽象艺术、波普艺术、观念艺术的兴起,彻底打破了“模仿”与“表现”的框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中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艺术的本质是“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排列组合的形式”,比如蒙德里安的格子画、康定斯基的抽象色块,它们不表现具体内容,却能直接引发审美体验。
但更具颠覆性的是“制度说”。美国哲学家迪基认为:艺术是“艺术界”(包括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共同认可的结果。杜尚的《泉》(小便池)之所以是艺术,不是因为它本身美,而是当它被放进美术馆、被讨论时,就获得了“艺术身份”。这解释了你们可能的困惑:“为什么我随便拍的天空不算艺术,而摄影展里的天空算?”——因为后者经过了“艺术界”的意义赋予。
1.3形式说与制度说:现代艺术对传统的“颠覆与重构”小结:从“模仿”到“表现”再到“形式/制度”,对艺术本质的追问从未停止。这不是说前人的定义错了,而是艺术在发展,人类对“意义”的理解也在拓展。下次看展时,不妨问问自己:“这件作品在回应哪种‘艺术本质观’?它又在挑战什么?”
2.2认识论:如何理解艺术?——从“作者中心”到“读者参与”的范式转换
知道了“艺术是什么”,接下来要解决“如何理解艺术”的问题。这里涉及一个关键矛盾:艺术的意义,到底由谁决定?
2.2.1作者意图:“我写这首诗时,想的是……”
传统观点认为,作者的意图是理解作品的关键。中国古人讲“知人论世”,读杜甫的诗要先了解他的生平;西方也有“意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物联网平台 ThingsBoard 教程.pdf VIP
- 1.1互动开放的世界 (课件)2025-2026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 统编版.pptx VIP
- 人教A版高中数学新教材中复习参考题的分析及使用现状研究.pdf
- 2024年卫生高级职称面审答辩(中医骨伤科)副高面审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面试题及参考答案结构化面试题.docx VIP
- DBJ33_T 1334-2024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撑架安全技术规程》 .docx VIP
- 水污染试题(5套)含答案3.docx VIP
- 班组长安全管理培训课件.ppt VIP
- 康复科室建设规划.pptx
- φ56组合锚绞机恒张力液压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