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考试试题解析+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类文物不属于可移动文物?
A.敦煌莫高窟壁画拓片
B.商周青铜礼器
C.清代民居建筑构件(已拆卸保存)
D.战国竹简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可移动文物包括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一般具有可移动性;不可移动文物指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选项C中“清代民居建筑构件(已拆卸保存)”虽被拆卸,但原属不可移动文物(古建筑)的组成部分,未改变其属性,仍归为不可移动文物范畴。
2.对砖石质文物表面泛碱病害进行处理时,优先采用的技术是?
A.机械打磨清除
B.化学溶剂清洗
C.去离子水渗透溶解
D.环氧树脂封护
答案:C
解析:泛碱(盐析)是因可溶性盐随水分迁移至表面结晶导致的病害。机械打磨可能损伤文物本体;化学溶剂可能残留有害物质;环氧树脂封护会堵塞孔隙,阻碍内部盐分继续析出,加剧后续病害。去离子水渗透溶解可通过控制湿度促使盐分随水分重新溶解并缓慢排出,是最温和且符合“最小干预”原则的处理方式(参考《砖石质文物保护技术规程》DB/T101-2021)。
3.某明代木构建筑大木构架存在柱根糟朽,糟朽深度占柱径的1/3,最合理的修缮措施是?
A.整柱更换
B.糟朽部分剔除后采用同种木材嵌补
C.化学药剂渗透加固
D.钢套筒包裹加固
答案:B
解析:《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强调“原材料、原工艺”原则。柱根糟朽未超过柱径1/3时,整柱更换会损失原构件历史信息;化学加固适用于糟朽但未缺失的情况;钢套筒包裹属于干预性较强的加固方式,可能影响木构件透气性。剔除糟朽部分后用同种木材嵌补(“打牮拨正”结合“补配”工艺)既能保留大部分原构件,又符合传统修缮逻辑(参考《古建筑木作修缮技术规程》JGJ/T159-2018)。
4.下列哪项不属于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必备内容?
A.工程概况与现状评估
B.施工组织设计
C.保护措施与技术方案
D.工程量清单与概预算
答案:B
解析:根据《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国家文物局令第26号)第十三条,勘察设计文件应包括:工程概况、现状评估、保护目标、设计方案(含保护措施与技术方案)、工程量与概预算、图纸等。施工组织设计属于施工阶段文件,由施工单位编制,不属于勘察设计阶段成果。
5.对陶质文物表面彩绘层进行加固时,优先选择的材料是?
A.5%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乙醇溶液
B.环氧树脂(E-51)
C.硅丙乳液
D.聚醋酸乙烯酯(白乳胶)
答案:A
解析:陶质彩绘加固需兼顾渗透性、可逆性和兼容性。环氧树脂(B)强度高但脆性大,易导致彩绘层开裂;硅丙乳液(C)成膜性强,可能改变彩绘表面质感;白乳胶(D)耐水性差,易吸潮失效。PVB乙醇溶液(A)分子量小,可渗透至彩绘层内部,形成柔性加固膜,且可通过乙醇再次溶解,符合“可逆性”原则(参考《陶质文物彩绘保护技术规范》WW/T0043-2012)。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2个正确选项,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文物保护“最小干预”原则内涵的有?
A.尽可能保留原构件和历史信息
B.所有病害必须彻底清除
C.修复材料应与原材质物理化学性质相容
D.干预措施可逆或可再处理
答案:ACD
解析:“最小干预”原则核心是减少对文物本体的改动,保留历史信息(A正确);并非要求“彻底清除病害”(B错误,过度干预可能破坏原有结构);修复材料需兼容(C正确,避免二次损害);干预措施应具备可逆性(D正确,便于未来更优技术介入)。
2.古建筑瓦作修缮中,“捉节夹垄”工艺的主要作用包括?
A.增强瓦垄整体性
B.提高屋面防水性能
C.恢复瓦件原始色泽
D.防止瓦件移位
答案:ABD
解析:“捉节夹垄”是传统瓦作工艺,用灰浆填充瓦垄间缝隙(“节”指瓦件接口,“垄”指瓦垄),可增强瓦垄整体性(A)、防止瓦件移位(D),并通过灰浆密实度提高防水性能(B)。恢复色泽需依赖传统颜料涂刷,非“捉节夹垄”主要作用(C错误)。
3.石质文物表面生物病害(如苔藓、地衣)的处理方法包括?
A.机械刮除(软毛刷配合塑料铲)
B.化学药剂(如含铜杀菌剂)
C.高压水枪冲洗
D.生物防治(引入竞争性微生物)
答案:ABD
解析:高压水枪冲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