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
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学好文言文不仅能提升我们的语言素养,更能让我们深刻体悟古人的智慧与情怀。初中阶段是文言文学习的启蒙与奠基时期,掌握重点知识,对于提升阅读能力和应试水平至关重要。本归纳旨在梳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核心知识点,助力同学们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
一、文言实词:理解文意的基石
文言实词是文言文的主体,掌握其含义和用法是读懂文言文的关键。
1.通假字:
古文中用一个字代替另一个字的现象。识别通假字,要结合上下文语境。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说”通“悦”,愉快。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
学习建议:重点关注课本注释中标明的通假字,理解其本字含义及在句中的作用。
2.古今异义词:
字形相同但古今意义有显著差异的词。这是文言文学习的一大难点。
*例如:“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妻子”古义为“妻子和儿女”,今义单指“男子的配偶”。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牺牲”古义为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今义为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
学习建议:积累常见古今异义词,对比其古义和今义,在具体语境中准确理解。
3.一词多义:
一个文言实词在不同语境下有多种含义。这是文言文词汇的突出特点。
*例如:“之”:①“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结构助词,的;②“吾欲之南海”(《为学》),动词,到……去;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补足音节,无实义。
*“食”:①“衣食所安”(《曹刿论战》),食物;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通“饲”,喂养。
学习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通过大量阅读积累不同义项,并注意归纳总结。
4.词类活用:
古汉语中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类词。
*名词作动词:“一狼洞其中”(《狼》),“洞”,打洞。
*名词作状语:“斗折蛇行”(《小石潭记》),“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
*动词作名词:“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奔”,飞奔的马。
*形容词作动词/名词:“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亲”,亲近;“远”,疏远(形容词作动词)。“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坚”,坚固的铠甲;“锐”,锐利的武器(形容词作名词)。
*使动用法:“忿恚尉”(《陈涉世家》),“忿恚”,使……恼怒。
*意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美”,认为……美。
学习建议:掌握常见的活用类型,分析词语在句中的语法功能和前后搭配,准确理解其表达效果。
二、文言虚词:贯通文脉的纽带
文言虚词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意义抽象,在文中起到连接、辅助、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初中阶段需重点掌握“之、乎、者、也、以、而、于、其、为、乃”等。
1.之:
*结构助词,“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代词:代人、代事、代物。“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代指“齐师伐我”这件事)
*动词,“到……去”:“吾欲之南海。”(《为学》)
*取消句子独立性(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补足音节(无实义):“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2.以:
*介词,可译为“用、拿、把、凭借、因为”等:“何以战?”(《曹刿论战》,凭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因为)。
*连词,可表示目的、结果、并列、修饰等关系:“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表目的,来);“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表原因,因为)。
*动词,“认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3.而:
主要作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多种关系。
*并列关系:“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承接关系:“学而时习之。”(《论语》)
*转折关系:“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修饰关系:“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递进关系:“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学习建议:虚词学习重在体会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不必死记硬背,要通过大量阅读培养语感,并结合例句进行归纳比较。
三、文言句式:把握结构的关键
与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有其特殊的句式结构。
1.判断句:
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
*“……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也”:“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物联网平台 ThingsBoard 教程.pdf VIP
- 1.1互动开放的世界 (课件)2025-2026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 统编版.pptx VIP
- 人教A版高中数学新教材中复习参考题的分析及使用现状研究.pdf
- 2024年卫生高级职称面审答辩(中医骨伤科)副高面审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面试题及参考答案结构化面试题.docx VIP
- DBJ33_T 1334-2024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撑架安全技术规程》 .docx VIP
- 水污染试题(5套)含答案3.docx VIP
- 班组长安全管理培训课件.ppt VIP
- 康复科室建设规划.pptx
- φ56组合锚绞机恒张力液压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