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学年A10联盟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质检试卷
2025.11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反弹琵琶”,作为敦煌乐舞的标志性形式,不仅以其独有的形态反映出敦煌舞蹈最
为精髓的美学色彩,其独特的舞姿、舞具相结合的形式更是备受瞩目,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讨论。究竟反
弹琵琶能否真正做到边舞边弹,是不是真实舞蹈程式中的舞姿,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对其有不同的思
考,一直以来都有相关疑问未得到明确解答。
要探索反弹琵琶舞姿,首先需要在史料源头上进行梳理,将其放置于整体文化环境中才能完整理解。琵琶
是一种弹弦乐器,有关其来源,汉代刘熙《释名》提及“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东汉应劭的《风
俗通义》也说:“批把,谨按:此近世乐家所作,不知谁也。以手批把,因以为名。”由此可以看出琵琶
源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入并流行于华夏,给汉民族传统音乐融入了新鲜的血液。学者高德祥在讨论反弹
琵琶舞姿形态时指出:“琵琶舞的形态最初可能出现在西域,而反弹琵琶的形式却是中原人的创造,而非
西域传入。人们常言熟能生巧,反弹琵琶正是在琵琶传入中原之后,经过长期的改造发展,由拨弹改为手
弹,不断提高演奏技艺。”反弹琵琶的姿态最早出现在敦煌石窟初唐时期的壁画,作为乐舞表演形式则出
现在盛唐时期的经变画中,展示出反弹琵琶舞伎的高超技艺。在敦煌壁画中,作为乐器的琵琶出现了600
多次,而手持琵琶、边弹边舞的绘画也有数十幅,且流传不绝,历经盛唐、中唐、晚唐、五代至宋代时期。
从敦煌壁画乐舞图像中琵琶出现的频次就可以看出它在音乐舞蹈中的地位。主要的琵琶舞姿有:怀抱竖弹、
挥臂横弹、昂首斜弹、倾身倒弹、背后反弹。尤其是背后反弹琵琶,难度极高,是最为绝美的舞姿。
有关琵琶为何反弹,正如汉代刘熙《释名》的记载,琵琶在马匹上进行演奏,这为反弹琵琶提供了一个猜
想(A),即丝绸之路上商队行于沙漠中寂寞难耐,在马匹上反背弹奏乐器,或许成为他们娱乐的主要形式
之一,这时出现反弹横担在肩上的弹法,是由于在路途中将琴抱起于胸前,左右手臂皆吃力。而在反弹的
状态下,头、肩膀与手臂的状态就与琴形成了自然稳定的“扁担原理”,将琴稳定扛在肩、脖子上反倒轻
松。而且安史之乱后的吐蕃统治河西时期,敦煌也受到了西藏地区艺术形式的一定影响。学者王克芬提出:
“敦煌壁画中反弹琵琶而舞的形象,在中唐以后大量出现,很可能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有关。吐蕃占领敦
煌后,可能将这独特的舞蹈带到了敦煌。”西藏的定日地区,有反弹三弦的演奏方法,也就是表演者演奏
到高潮部分将其放到头后演奏,以此为表演增添花样。此外,新疆地区也有哈萨克族的冬不拉和柯尔克孜
族的考姆兹,乐器演奏时将琴箱放于肩上的。西藏拉萨大昭寺所藏的“吐蕃反弹琵琶银壶”“兽首胡人纹
鎏金银壶”,以及长安唐贞顺皇后墓石椁线刻画中男性胡人的反弹琵琶形象,也与敦煌壁画中的舞姿几乎
一致,十分典型。学者葛承雍依据近年出土的长安唐贞顺皇后墓石椁线刻画,指出“反弹琵琶”最早来源
为开元二十五年(737)男性胡人的艺术造型;提出敦煌无论是盛唐还是中唐时期的反弹琵琶壁画,均显现
出“反弹琵琶”中古“华化”的轨迹,外来样式的图像底本经过宗教性大经变画改造变化、融入佛画散发,
1
千古绝妙的“反弹琵琶”成为中国人审美的“伎乐天”女性形象。由此可以猜想:敦煌壁画中出现反弹琵
琶的形象与融合其他地区艺术似不无关系,是文化的交汇融合促使敦煌壁画中呈现出了精彩的反弹琵琶形
象。
在敦煌乐舞壁画研究中,有将敦煌壁画中的舞伎以装饰性舞蹈造型、写实性舞蹈造型进行分类的方式,由
学者郑汝中提出,认为装饰性舞蹈造型包括天宫舞伎、飞天舞伎、化生舞伎、药叉舞伎,写实性舞蹈造型
包括经变画说法图中的舞蹈、供养人等世俗活动中的舞蹈场面。舞伎反弹琵琶这一乐舞形式就是出现在经
变画乐舞场景中,据上述分类可见,经变画乐舞已经是具有写实性质的乐舞场面。学者朱晓峰也提出:“在
敦煌石窟壁画中,有一部分图像是明显持舞具起舞且可以被直接确定为舞蹈类的图像,如经变画乐舞组合
中的舞伎,一般手持长巾、腰挂腰鼓或反弹琵琶起舞,我们将这一类称为舞蹈的近关系类图像,该部分对
于研究和考证中国古代舞蹈史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由此可见,反弹琵琶出现在经变画乐舞这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6届潍坊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6届苏州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调研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6届绵阳市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学年浙江慈溪市中部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学年宿迁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学年宁波市鄞州区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学年宁波市鄞州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学年南阳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学年江淮十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学年鄂东南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