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pdfVIP

福建省漳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漳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

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

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

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

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

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

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

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

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

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

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

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

少见“树叶”这个词了。

(节选自林庚《说木叶》)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存在于形象中,但不容易察觉,因为它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

B.“木”字具有木头、木料等潜在的形象,使人们容易联想到树干和与之相关的叶子。

C.“树”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以比“木”更能体现夏日树木枝叶繁茂的特点。

D.古典诗歌中很少见到“树叶”这个词,是因为“树”与“叶”之间有太多的一致。

2.下列各项中的分析,不属于“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的一项是(3分)

A.“素月分辉,明河共影”中的“素月”是诗人高洁形象的写照。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梅”是孤高品格的象征。

C.“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可以“以动衬静”。

D.“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中的“鹧鸪”常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

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6分)

答案:

(1)B

(2)C

(3)①比喻论证。文中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比作是概念的影子,形象地阐释了诗歌语言暗

示性具有难以察觉的特点。②举例论证。以周邦彦《满庭芳》“午阴嘉树清圆”为例,论述

“树”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③对比论证。将“木”与“树”进行对比,阐述两者给人

的暗示与联想各有不同。

(二)现代文阅读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

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

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

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

是……。”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

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

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

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

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这地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

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

“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如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

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疤,默默的跑

街,扫地,洗菜,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

文档评论(0)

果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