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传统服饰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汉服最基本的形制特征是:
A.对襟直领
B.交领右衽
C.圆领窄袖
D.披肩裹身
2.下列哪项是唐代女性最具代表性的服饰组合?
A.袍衫加腰带
B.齐胸襦裙配披帛
C.深衣束发
D.褙子配百褶裙
3.“十二章纹”中象征光明与智慧的图案是:
A.日
B.月
C.星辰
D.火
4.清代官员官服上的“补子”中,武官一品的图案是:
A.麒麟
B.狮子
C.豹
D.虎
5.以下哪种服饰起源于满族,后成为近代中国女性代表性服装?
A.襦裙
B.深衣
C.旗袍
D.袍衫
6.古代男子成年行“冠礼”的年龄是:
A.16岁
B.18岁
C.20岁
D.22岁
7.苗族女性传统服饰中,最具特色的装饰工艺是:
A.缂丝
B.银饰
C.织锦
D.染布
8.“霞帔”在古代主要用于:
A.日常劳作
B.宫廷礼仪与婚嫁
C.军事出征
D.丧葬仪式
9.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传统丝绸“四大名锦”?
A.云锦
B.宋锦
C.蜀锦
D.湘锦
10.现代“新中式服装”在设计上主要融合了传统元素与:
A.欧美街头风
B.日韩潮流
C.西式剪裁
D.非洲图腾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汉服的“________”指衣襟交叉于胸前,右襟压左襟,是汉族服饰的重要标志。
2.清代男子留长辫,称为“________”,是“剃发易服”政策的体现。
3.古代帝王在重大祭祀时所穿的礼服称为“________”,配有十二章纹。
4.女子出嫁时佩戴的红色头巾叫“________”,寓意吉祥如意。
5.藏族传统服饰“________”通常单袖穿着,适应高原温差。
6.用针线在织物上绣出花纹的工艺称为________,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
7.明代官员官服前后的“________”用于区分品级高低。
8.“________”是汉服中短上衣的通称,常与裙子搭配。
9.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________与西方文化的交流。
10.儿童佩戴的“________”帽,以虎头为形,寓意勇敢健康。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交领右衽”是汉服区别于北方游牧民族“左衽”服饰的重要标志。
2.()旗袍是唐代汉族女性服饰的直接延续。
3.()“顶戴花翎”中,“花翎”等级越高,代表官员地位越尊贵。
4.()汉服普遍使用纽扣,是其传统特征之一。
5.()中国传统服饰色彩常与五行、五方观念相联系。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深衣”的形制特点及其所体现的儒家文化思想。
2.举例说明中国传统服饰如何体现“礼”与等级制度。
3.请介绍一种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如维吾尔族、傣族或蒙古族),并分析其与
自然环境或宗教信仰的关系。
五、写作题(16分)
题目:《传统服饰的现代回响——我眼中的汉服之美》
要求:
1.结合具体服饰样式(如襦裙、深衣、旗袍等),描述其审美特点;
2.探讨传统服饰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现象(如汉服复兴、新中式设计);
3.表达你对中华服饰文化传承的思考与情感;
4.字数不少于400字,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简要)
一、选择题
1.B2.B3.A4.A5.C
2.C7.B8.B9.D10.C
二、填空题
1.交领2.辫子3.冕服4.盖头5.藏袍
2.刺绣7.补子8.襦9.丝绸10.虎头
三、判断题
1.√2.×3.√4.×5.√
四、简答题(要点)
11.深衣上下连属,象征“天地合一”;宽袖象征“大德”,右衽体现“华夏正统”,
体现儒家“中和”“礼序”思想。
1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