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在农历九月初九。它又被称为登高节和菊花节。这个节日在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一个表达敬老爱老的重要日子。汇报人:墨卷生香
重阳节概述1起源重阳节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汉代,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2文化内涵因为九九重阳叠阳,被认为是阳气极盛之日。3现代意义1989年被定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阳历10月中下旬)举行。
重阳节的历史渊源最早起源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东汉时期,历史非常悠久。数字意义汉代《易经》中九被视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因此称为重阳。文献记载关于重阳节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汉书·郊祀志》,证实其历史价值。
重阳的文化内涵阳数极致九在古代被视为阳数的极致,具有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吉祥日子农历九月九日,两阳相重,古人认为是避灾祈福的吉日。重要地位重阳节与春节、清明节等并列,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传统节日。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传说起源重阳节最著名的传说与东汉人物桓景有关。师徒预言汝南县令桓景师从费长房学道,被预言九月九日将有灾祸降临。成功避祸桓景带家人登高饮菊花酒,成功避过了灾祸。
登高习俗主要习俗登高是重阳节最主要的传统习俗之一,源远流长。历史由来这一习俗起源于汉代桓景登山避祸的传说故事。吉祥寓意全家老少共登高,有消灾避祸、寓意节节高升的美好愿望。
重阳登高的文化意义心灵层面登高望远,开阔心胸哲学层面融合道教天人合一思想文学层面历代诗人留下3000多首相关诗作健康层面亲近自然,强身健体
赏菊与饮菊花酒菊花象征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季节,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与高洁品格。观赏菊花是重阳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寓意健康长寿。菊花酒饮用菊花酒在重阳节有特殊意义,可驱邪避瘟、延年益寿。六朝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已有关于菊花酒的详细记载。
菊花的文化象征花中隐士菊花被誉为花中隐士,象征高洁品格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文化典故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成为脍炙人口的文化典故。品种多样菊花品种超过3000种,黄色菊花最为传统且受推崇。四君子与梅、兰、竹并称四君子,地位尊崇。
重阳糕与重阳食俗重阳糕层层叠叠,寓意步步高升。主要原料包括糯米粉、白糖、栗子和松子等。南方重阳糕偏甜,北方偏咸。此外还有糯米粑粑、重阳花糕等特色食品。
插茱萸与佩香囊茱萸植物茱萸又称越椒,古人相信它有驱邪避灾之效。佩戴方式古时人们将茱萸插于头上或衣襟,以求平安健康。香囊制作香囊内装茱萸、菊花等香料,晋代葛洪《西京杂记》有详细记载。
放风筝与遍插茱萸少年9日重阳日期农历九月初九这一特殊日子2特色活动放风筝和插茱萸两大民俗活动宋代习俗形成青年男女互赠茱萸表达情意的传统重阳放风筝有送走病邪的美好寓意。南方部分地区的遍插茱萸少年游活动尤为热闹。
重阳节的地域差异:北方习俗北京习俗北京人喜欢重阳糕,传统上会登香山赏菊。山东特色山东人制作独特重阳花糕,有登泰山祈福的传统。河南习俗河南人蒸制九层糕,喝菊花酒庆祝重阳。陕西传统陕西人举办家宴团聚,陕北地区有特色重阳剪纸艺术。
重阳节的地域差异:南方习俗江浙习俗放重阳风筝、品尝精美重阳花糕福建特色祭拜祖先、分送重阳福寿祝福广东传统登高赏菊、饮用芳香桂花酒云南庆典少数民族举行特色庆祝活动
少数民族的重阳习俗民族重阳特色活动文化意义苗族九月九歌会传承文化,社交交流壮族重阳赛歌对歌表达情感,增进友谊侗族牛王节庆祝丰收,祈求来年好运彝族祭山神活动感恩自然,敬畏山神
重阳与敬老文化慰问探访赠送礼物陪伴聊天一起外出其他形式1989年重阳节被定为中国老人节,凸显了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重阳节与家族团聚团聚意义重阳节是秋季重要的家庭团聚日,与春节、中秋节并列。这一天家人共聚,传承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祭祖传统扫墓、上香、献祭品是重阳节重要的家族活动。通过祭祖活动,增强家族凝聚力和归属感。现代变化重阳家宴从传统的菊花宴、九大碗等逐渐现代化。视频通话等现代方式补充了传统团聚形式。
重阳节的诗词歌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蓝田崔氏庄,横岭势岧峣。严君昔弃之,摇落同渔樵。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重阳节的艺术表现绘画艺术《重阳登高图》等传统绘画作品工笔重阳菊花图现代重阳主题创作戏曲表现京剧中的重阳场景地方戏曲对重阳的演绎重阳节主题戏剧演出民间工艺重阳菊花剪纸重阳香囊刺绣重阳主题传统手工艺品
重阳节的现代转变传统祈福古代以避灾祈福为主要目的。文化传承中期强调文化内涵和诗词情感。敬老节日现代定位为老人节,关注养老问题。商业元素节日商业化与文化传承并行发展。
现代重阳节庆祝方式社会层面各类敬老院慰问活动和社区重阳节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政府组织的重阳敬老专项活动形式多样。学校层面学校组织为爷爷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