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吸入药物健康宣教.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讲人:

日期:

哮喘吸入药物健康宣教

CATALOGUE

目录

01

哮喘基础认知

02

常用吸入装置解析

03

规范用药指导

04

药物管理与维护

05

应急处理与随访

06

长期健康管理

01

哮喘基础认知

哮喘疾病定义与发病机制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哮喘的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免疫细胞介导,引发气道高反应性及可逆性气流受限,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等症状。

多因素诱发机制

遗传易感性(如过敏体质)与环境因素(如尘螨、花粉、冷空气)共同作用,导致气道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多及气道壁增厚,形成“气道重塑”的病理改变。

昼夜节律性症状

患者常在夜间或清晨症状加重,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激素水平波动及接触过敏原的累积效应密切相关。

吸入治疗的原理与核心优势

通过吸入装置将药物直接送达气道病变部位,局部药物浓度高,起效快(如β₂受体激动剂1-3分钟起效),同时减少全身副作用(如口服激素的代谢影响)。

靶向递送药物

降低全身暴露风险

改善患者依从性

相较于口服或静脉给药,吸入药物剂量仅为全身用药的1/10~1/20,显著减少药物对肝肾等器官的负担,尤其适合儿童和长期治疗患者。

便携式吸入器(如压力定量气雾剂pMDI、干粉吸入器DPI)操作简便,便于随身携带,适合急性发作时的快速自救。

控制药物与缓解药物区分

控制药物(维持治疗)

联合制剂的应用

缓解药物(急救用药)

需长期规律使用,以抗炎作用为主,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如布地奈德)、长效β₂受体激动剂(LABA,如沙美特罗),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预防急性发作。

用于急性症状发作时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如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SABA,如沙丁胺醇),但过度依赖可能掩盖炎症进展,需配合控制药物使用。

ICS/LABA复方制剂(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兼具抗炎与支气管扩张作用,适用于中重度哮喘的长期管理,减少用药次数并提高疗效。

02

常用吸入装置解析

压力定量吸入器(pMDI)结构与使用

结构与工作原理

pMDI由储药罐、计量阀、驱动装置和吸嘴组成,通过压缩气体将药物雾化为微细颗粒。使用时需协调按压与吸气动作,确保药物有效沉积于肺部。

正确操作步骤

摇匀装置→深呼气→含住吸嘴并缓慢吸气同时按压药罐→屏气10秒→清洁吸嘴。强调“按压与吸气同步”是避免口腔沉积的关键。

常见错误与纠正

患者常因手口协调不佳导致药物浪费,建议配合储雾罐使用或改用呼吸驱动型pMDI。

包括单剂量型(如都保)、多剂量型(如准纳器)和预装型(如Ellipta)。依赖患者吸气气流驱动药物分散,无需协调按压动作,但需足够吸气流速(≥30L/min)。

干粉吸入器(DPI)类型与操作要点

装置分类与特点

装药→呼气(避开吸嘴)→快速深吸气→屏气5-10秒→清洁装置。特别注意防潮保存以避免粉末结块。

标准化操作流程

适用于成人及能产生足够吸气流速的儿童,不推荐用于急性重度发作或呼吸肌无力患者。

适用人群评估

雾化器适用场景及注意事项

适用于婴幼儿、老年患者、急性发作期或无法使用pMDI/DPI者。可同时输送高剂量药物,且无需患者配合吸气动作。

临床适应症

雾化器类型选择

使用注意事项

射流雾化器成本低但噪音大,超声雾化器便携但可能破坏药物结构,振动筛孔雾化器效率高但价格昂贵。

每次使用后需拆卸清洗并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雾化面罩应紧贴面部,治疗时采用慢而深的呼吸模式;支气管痉挛风险患者需预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03

规范用药指导

正确吸入操作步骤演示

准备阶段

充分摇匀吸入装置,确保药物混合均匀;呼气至残气位(完全呼出肺部空气),避免药物与残留气体混合影响沉积效果。

吸入动作

将吸嘴紧密含住,避免漏气;缓慢深吸气(持续3-5秒)与按压装置同步,确保药物直达支气管;吸气后屏息10秒,促进药物在气道内的沉积。

清洁与维护

使用后漱口并清洁吸嘴,防止药物残留导致口腔真菌感染;定期检查装置是否堵塞或过期,确保药物输出有效性。

剂量准确性控制方法

定量气雾剂(MDI)校准

使用前需充分摇动,并在首次使用或长期未用时向空气试喷1-2次,以校准剂量输出稳定性;通过计数器或标签记录剩余剂量,避免空喷。

雾化器用药量控制

严格按处方量加入药液,避免稀释过度或浓度不足;雾化结束后需清洗管路,防止残留药物影响下次使用剂量。

干粉吸入器(DPI)剂量确认

装药时确保胶囊或药粉完全装入载药仓,吸入前检查剂量指示窗是否显示正确药量;避免潮湿环境存放,防止粉末结块影响剂量准确性。

常见操作错误及纠正措施

吸入与按压不同步

患者常因紧张导致吸气滞后于按压,可通过模拟训练(如无药练习)或使用带声音提示的吸入器改善协调性。

屏息时间不足

部分患者因呼吸困难提前呼气,应强调屏息对药物沉积的关键作用,建议从5秒逐步延长至10秒。

未清洁口

文档评论(0)

东写西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