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稻田龙虾养殖技术
演讲人:
日期:
06
收获与评估
目录
01
概述与意义
02
场地准备
03
龙虾品种与投放
04
日常管理
05
病虫害防治
01
概述与意义
稻田养殖基本概念
生态共生模式
稻田龙虾养殖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龙虾养殖相结合的复合农业模式,通过水体共享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龙虾活动可松土增氧,排泄物为水稻提供有机肥。
技术要求
需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稻田,构建环形沟或田边沟作为龙虾栖息区,保持水深30-50cm,并设置防逃网等基础设施。
品种选择
通常选用克氏原螯虾(小龙虾)为主养品种,其适应性强、生长快,能与水稻生长周期(120-150天)实现同步管理。
主要经济效益
市场需求旺盛
龙虾餐饮市场持续扩张,稻田养殖的生态龙虾价格较池塘养殖高出10%-15%,且易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溢价。
成本优势
饲料成本低,龙虾可摄食稻田中的浮游生物、昆虫及杂草,减少除草剂和化肥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15%-20%。
双重收益来源
每亩稻田可产水稻400-600公斤的同时,产出龙虾100-200公斤,综合收益较单一种植模式提高2-3倍,显著提升土地利用率。
适用范围与优势
适用于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等水稻主产区,要求年均气温14℃以上,无霜期>200天,pH值6.5-8.5的弱碱性土壤环境。
地域适应性
生态效益显著
风险分散特性
减少农药使用量30%-50%,降低面源污染;龙虾摄食害虫可减少稻飞虱等病虫害发生率,形成生物防控体系。
水稻与龙虾形成互补产业链,遇极端天气时单一作物绝收风险降低,抗市场波动能力增强。
02
场地准备
选址条件与标准
水源充足且水质优良
地势平坦且避风向阳
土壤保水性良好
选择靠近清洁水源的区域,确保水质符合养殖标准,无工业或农业污染,pH值稳定在6.5-8.5之间,溶解氧含量需保持在5mg/L以上。
优先选择黏土或壤土地块,避免沙质土壤,确保稻田能长期保持水深,减少渗漏风险,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需达到1.5%以上以支持生态平衡。
选择地势较低且平坦的区域,便于水位控制和管理,同时需避开风口,减少水温波动对龙虾生长的影响。
在稻田四周开挖宽度1.5-2米、深度0.8-1.2米的环形沟,田间增设“十”字形或“井”字形沟渠,沟渠总面积占稻田的8%-10%,为龙虾提供栖息和避暑空间。
稻田改造要求
开挖环形沟与田间沟
田埂需加高至0.6-0.8米,顶部宽度不少于0.5米,夯实后覆盖防渗膜;田埂外侧安装高50厘米的塑料板或钙塑板,防止龙虾逃逸。
加固田埂与防逃设施
进水口和排水口需对角布置,进水口加装60目筛绢网防止敌害生物进入,排水口设置双层密网(内层40目、外层20目)避免龙虾流失。
设置进出水口与过滤网
每5亩配置1台1.5千瓦的微孔增氧机或水车式增氧机,确保水体溶解氧充足,尤其在高温季节需24小时运行。
基础设施配置
增氧设备安装
每2亩设置1-2个固定投饵台,方便观察摄食情况;沟渠上方搭建遮阳网或种植水生植物(如水葫芦),覆盖率不超过30%,以调节水温。
投饵平台与遮荫设施
配备水质监测仪(检测pH、溶氧、氨氮等参数)和摄像头,实时监控龙虾活动及水质变化,定期人工检测水体透明度(保持30-40厘米)。
监控与检测系统
03
龙虾品种与投放
适宜品种选择
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突出,适合稻田水体环境,是目前稻田养殖的主流品种。
克氏原螯虾(红螯虾)
个体大、肉质鲜美,但对水质要求较高,需保持溶氧量充足,适合具备增氧设备的精细化养殖模式。
澳洲淡水龙虾
根据地域特点选择适应性强的本地品种,如长江流域的中华绒螯虾,可降低环境适应风险。
本地土著龙虾品种
种苗采购标准
规格整齐度
选择体长3-5厘米、规格均匀的种苗,避免个体差异过大导致摄食竞争或自残现象。
01
健康状态检查
观察种苗体表是否完整无损伤,活动力强,鳃部清洁无寄生虫,肝脏呈乳白色为健康标志。
02
检疫证明与来源追溯
要求供应商提供检疫合格证,优先选择具有良种场资质的育苗单位,确保无病毒携带风险。
03
投放密度与时间
密度控制
根据稻田水深和饵料供应能力,每亩投放5000-8000尾为宜,密度过高易引发溶氧不足和病害传播。
环境适应性处理
运输到的种苗需先进行水温渐进调节,并用3%盐水浸泡消毒后再投放,降低应激反应死亡率。
分阶段投放策略
采用“先稀后密”原则,初期低密度投放,待水稻分蘖后再补投第二批种苗,减少对稻苗的机械损伤。
04
日常管理
水质调控技术
溶解氧管理
通过增氧设备或水生植物调节水体溶氧量,保持每升水含氧量不低于5毫克,避免龙虾因缺氧导致生长迟缓或死亡。
pH值控制
定期检测水体酸碱度,将pH值稳定在6.5-8.5之间,可通过泼洒生石灰或有机酸调节,防止水质过酸或过碱影响龙虾蜕壳。
氨氮与亚硝酸盐处理
利用微生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肥胖症护理查房.pptx
- 幼儿园节目表演活动流程.pptx
- 心理公益活动.pptx
- 学生个人劳动成果汇报.pptx
- 月饼生产工艺流程.pptx
- 机场反恐意识培训.pptx
- 抑郁症护理查房.pptx
- 检验科生化室年终总结.pptx
- 致敬毕加索课件.pptx
- 建设征地移民汇报.pptx
- 基于SPC的供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理论、实践与创新.docx
- 苍凉笔触下的人性凝视:论张爱玲小说的人性书写.docx
- 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构建与完善.docx
- 双层石墨烯边界态对电导与谷极化的影响机制及应用前景探究.docx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心城市网络:建模解析与结构洞察.docx
- 农村信用社竞争力剖析与战略抉择:以A县农村信用社为样本的深度研究.docx
- 调节对人眼散光的影响:机制、规律与临床意义探究.docx
- 从传统到消费:中国武术的时代转型与融合发展.docx
- 探秘GlyRS:上游激酶的鉴定与激酶活性的深度解析.docx
- 平行式双水翼潮流能发电系统:能量转换机制与动态特性解析.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