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龙虾养殖技术.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稻田龙虾养殖技术

演讲人:

日期:

06

收获与评估

目录

01

概述与意义

02

场地准备

03

龙虾品种与投放

04

日常管理

05

病虫害防治

01

概述与意义

稻田养殖基本概念

生态共生模式

稻田龙虾养殖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龙虾养殖相结合的复合农业模式,通过水体共享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龙虾活动可松土增氧,排泄物为水稻提供有机肥。

技术要求

需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稻田,构建环形沟或田边沟作为龙虾栖息区,保持水深30-50cm,并设置防逃网等基础设施。

品种选择

通常选用克氏原螯虾(小龙虾)为主养品种,其适应性强、生长快,能与水稻生长周期(120-150天)实现同步管理。

主要经济效益

市场需求旺盛

龙虾餐饮市场持续扩张,稻田养殖的生态龙虾价格较池塘养殖高出10%-15%,且易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溢价。

成本优势

饲料成本低,龙虾可摄食稻田中的浮游生物、昆虫及杂草,减少除草剂和化肥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15%-20%。

双重收益来源

每亩稻田可产水稻400-600公斤的同时,产出龙虾100-200公斤,综合收益较单一种植模式提高2-3倍,显著提升土地利用率。

适用范围与优势

适用于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等水稻主产区,要求年均气温14℃以上,无霜期>200天,pH值6.5-8.5的弱碱性土壤环境。

地域适应性

生态效益显著

风险分散特性

减少农药使用量30%-50%,降低面源污染;龙虾摄食害虫可减少稻飞虱等病虫害发生率,形成生物防控体系。

水稻与龙虾形成互补产业链,遇极端天气时单一作物绝收风险降低,抗市场波动能力增强。

02

场地准备

选址条件与标准

水源充足且水质优良

地势平坦且避风向阳

土壤保水性良好

选择靠近清洁水源的区域,确保水质符合养殖标准,无工业或农业污染,pH值稳定在6.5-8.5之间,溶解氧含量需保持在5mg/L以上。

优先选择黏土或壤土地块,避免沙质土壤,确保稻田能长期保持水深,减少渗漏风险,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需达到1.5%以上以支持生态平衡。

选择地势较低且平坦的区域,便于水位控制和管理,同时需避开风口,减少水温波动对龙虾生长的影响。

在稻田四周开挖宽度1.5-2米、深度0.8-1.2米的环形沟,田间增设“十”字形或“井”字形沟渠,沟渠总面积占稻田的8%-10%,为龙虾提供栖息和避暑空间。

稻田改造要求

开挖环形沟与田间沟

田埂需加高至0.6-0.8米,顶部宽度不少于0.5米,夯实后覆盖防渗膜;田埂外侧安装高50厘米的塑料板或钙塑板,防止龙虾逃逸。

加固田埂与防逃设施

进水口和排水口需对角布置,进水口加装60目筛绢网防止敌害生物进入,排水口设置双层密网(内层40目、外层20目)避免龙虾流失。

设置进出水口与过滤网

每5亩配置1台1.5千瓦的微孔增氧机或水车式增氧机,确保水体溶解氧充足,尤其在高温季节需24小时运行。

基础设施配置

增氧设备安装

每2亩设置1-2个固定投饵台,方便观察摄食情况;沟渠上方搭建遮阳网或种植水生植物(如水葫芦),覆盖率不超过30%,以调节水温。

投饵平台与遮荫设施

配备水质监测仪(检测pH、溶氧、氨氮等参数)和摄像头,实时监控龙虾活动及水质变化,定期人工检测水体透明度(保持30-40厘米)。

监控与检测系统

03

龙虾品种与投放

适宜品种选择

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突出,适合稻田水体环境,是目前稻田养殖的主流品种。

克氏原螯虾(红螯虾)

个体大、肉质鲜美,但对水质要求较高,需保持溶氧量充足,适合具备增氧设备的精细化养殖模式。

澳洲淡水龙虾

根据地域特点选择适应性强的本地品种,如长江流域的中华绒螯虾,可降低环境适应风险。

本地土著龙虾品种

种苗采购标准

规格整齐度

选择体长3-5厘米、规格均匀的种苗,避免个体差异过大导致摄食竞争或自残现象。

01

健康状态检查

观察种苗体表是否完整无损伤,活动力强,鳃部清洁无寄生虫,肝脏呈乳白色为健康标志。

02

检疫证明与来源追溯

要求供应商提供检疫合格证,优先选择具有良种场资质的育苗单位,确保无病毒携带风险。

03

投放密度与时间

密度控制

根据稻田水深和饵料供应能力,每亩投放5000-8000尾为宜,密度过高易引发溶氧不足和病害传播。

环境适应性处理

运输到的种苗需先进行水温渐进调节,并用3%盐水浸泡消毒后再投放,降低应激反应死亡率。

分阶段投放策略

采用“先稀后密”原则,初期低密度投放,待水稻分蘖后再补投第二批种苗,减少对稻苗的机械损伤。

04

日常管理

水质调控技术

溶解氧管理

通过增氧设备或水生植物调节水体溶氧量,保持每升水含氧量不低于5毫克,避免龙虾因缺氧导致生长迟缓或死亡。

pH值控制

定期检测水体酸碱度,将pH值稳定在6.5-8.5之间,可通过泼洒生石灰或有机酸调节,防止水质过酸或过碱影响龙虾蜕壳。

氨氮与亚硝酸盐处理

利用微生物

文档评论(0)

130****35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