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膝痹病诊疗方案及康复指导.docxVIP

中医膝痹病诊疗方案及康复指导.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膝痹病诊疗方案及康复指导

膝痹病,即西医学所称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疾病,以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甚至畸形为主要表现。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学对膝痹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治疗方法丰富多样,强调辨证论治与整体调护相结合。本文旨在从中医角度阐述膝痹病的诊疗方案及康复指导,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病因病机

膝痹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过程。

1.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肝主筋,肾主骨,膝为筋之府。人到中年以后,肝肾渐亏,精血不足,筋骨失于濡养,骨髓空虚,致膝关节退变,发为本病。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亏虚,不能濡养膝关节周围筋肉,亦可导致膝关节失养,不耐劳累,易受外邪侵袭。

2.风寒湿邪侵袭,劳损外伤为标:久居湿地、冒雨涉水、贪凉露宿等,均可致风寒湿邪乘虚侵袭膝关节,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此外,长期姿势不良、过度负重、跌打损伤等,可导致膝关节局部气滞血瘀,经络瘀阻,亦是膝痹病的重要诱因。

3.病位在膝,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膝关节为病位所在,其病理变化与肝的疏泄、肾的封藏、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肝郁气滞可加重血瘀,脾虚失运可生湿,湿邪流注关节,进一步阻滞气机。

二、诊疗方案

(一)辨证分型论治

膝痹病的辨证应首辨虚实,再辨病邪性质。临床常见以下证型:

1.风寒湿痹证

*症状:膝关节冷痛、沉重,活动不利,遇寒加重,得温则减,阴雨天症状明显。可伴有膝关节肿胀,屈伸时可有弹响声。舌淡苔白腻,脉沉紧或濡缓。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薏苡仁汤或蠲痹汤加减。常用药物如羌活、独活、桂枝、防风、秦艽、威灵仙、薏苡仁、苍术、当归、川芎等。若风邪偏盛,疼痛游走不定者,加用海风藤、络石藤;寒邪偏盛,疼痛剧烈,得热痛减者,加制川乌、制草乌(先煎)、细辛;湿邪偏盛,关节肿胀重着者,加茯苓、泽泻、防己。

2.风湿热痹证

*症状:膝关节红肿热痛,疼痛较剧,触之灼热,活动受限,可伴有发热,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热除湿,宣痹通络。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常用药物如生石膏、知母、桂枝、忍冬藤、连翘、黄柏、薏苡仁、防己、蚕砂、赤小豆等。热盛者,可加栀子、黄芩;湿重者,加苍术、滑石;关节红肿甚者,加丹皮、赤芍、紫草。

3.瘀血痹阻证

*症状:膝关节刺痛,痛有定处,入夜尤甚,关节僵硬,活动不利,或见关节变形,局部可有瘀斑或皮下结节。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常用药物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牛膝、地龙、乳香、没药、羌活、秦艽等。疼痛剧烈者,加三棱、莪术、延胡索;关节僵硬变形者,加穿山甲、土鳖虫、骨碎补。

4.肝肾亏虚证

*症状:膝关节隐隐作痛,绵绵不休,遇劳加重,休息后减轻,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偏于肝肾阴虚者,可见关节灼热,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偏于肾阳虚者,可见关节冷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治法:滋补肝肾,强壮筋骨。

*方药:独活寄生汤或左归丸、右归丸加减。常用药物如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枸杞子、熟地、山茱萸、当归、白芍等。偏阴虚者,加龟板、知母、黄柏;偏阳虚者,加附子、肉桂、鹿角胶。

(二)外治法

外治法是膝痹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达病所、起效迅速、副作用小等优点。

1.针灸疗法:

*主穴:犊鼻、内膝眼、阳陵泉、足三里、梁丘、血海、委中、悬钟。

*配穴:根据辨证加减,如风寒湿痹加风市、肾俞、关元;风湿热痹加曲池、大椎;瘀血痹阻加血海、膈俞;肝肾亏虚加肝俞、肾俞、太溪。

*方法:毫针刺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寒证可加艾灸或温针灸。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2.推拿疗法:

*手法:滚法、揉法、按法、弹拨法、擦法、摇法、屈伸法等。

*操作:在膝关节周围及大腿、小腿肌肉处施以放松手法,点按上述穴位,对痛点进行弹拨,最后进行关节被动活动。注意手法轻柔,避免暴力,以防加重损伤。

3.中药外敷/熏洗:

*药物:可选用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类中药,如艾叶、桂枝、花椒、红花、川芎、透骨草、伸筋草、威灵仙、制川乌、制草乌等。

*方法:可将药物煎汤熏洗或做成药包热敷、药敷。熏洗时注意温度,避免烫伤。

4.拔罐疗法:可在膝关节周围肌肉丰厚处进行拔罐,如血海、梁丘、足三里、阳陵泉附近,或采用走罐、闪罐法,以温通经络,散寒除湿。

(三)中成药治疗

根据病情及辨证结果,可选用合适的中成药。如

文档评论(0)

暴雨梨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