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镇五峰水库防汛抗灾应急预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化五峰水库防汛抗灾应急预案

五峰水库位于五化镇五峰村,距县城56公里,该水库建于1957年,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二型水库,水库集雨面积1.6km2,总库容14.4万m3,正常库容9.3万m3,设计灌溉面0.053万亩,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12米,坝顶高程375.5米。

一、气候

该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1487.3mm,降雨量最多的年份是2002年为1966.8mm,最少的年份是1963年为952.1mm。多年平均蒸发量860mm,多年平均气温18.2℃,最低气温-5.2℃,多年平均风速1.5m/s,最大风速20m/s,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全年无霜期292d,日照时数1577.4h。

二、水文

五仙县境内无水文站,因此,洪水的复核采用从暴雨推求洪水的方法来推算设计洪水,并以1984年9月湖南省水利水电厅编制出版的《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中所介绍的方法为主。五峰水库洪水标准按20年一遇设计,其洪峰流量为17.07m3/s,200年一遇校核,其洪峰流量为30.59m3/s。溃坝时坝址处最大流量为62.39m3/s。

三、上下游基本情况

该水库地貌属于低山丘陵区,地表植被良好。水库下游地势开阔,高程在360~365m之间,土壤肥沃,最适宜种双季稻。下游有个1乡镇,1个村委会,总人口0.048万人,耕地面积0.021万亩。

第二节水库大坝存在的问题

五峰水库于1958年建成,由于受当时资金、技术、施工条件的限制,使工程建设标准低,质量差,加之工程运行年久,造成水库始终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益,现在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坝基有少量漏水;卧管老化。

第三节洪水调度方案

五峰水库工程为小二型水库,属五级建筑物,大坝为均质土坝,地处山丘区,其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设计,200年一遇校核。

1、汛期划分:根据历年的降雨情况,4月为初汛期,5月至6月为主汛期,7月底至9月为后汛期。

2、调度原则:局部服从整体,兴利服从防洪。在调度运用中,整体要照顾局部,防洪要兼顾兴利,统一领导,全面安排,把灾害降低到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益。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发挥水库的调蓄作用,灌溉服从防洪,当水库泄洪与下游河道发生矛盾时,下游河道必须服从水库安全。

3、调度方式:五峰水库溢洪道的设计防洪能力为5年一遇标准。现水库已建有正式的溢洪道,溢流堰顶高程为372.5米,过水断面宽×深(4.0×3)米,最大泄量8.1m3/s,溢流堰为宽浅式。根据水库防洪要求,确定其汛前限制水位为371.5米。

五峰水库大坝高12米,坝顶高程375.5米,水库地势居高临下,一旦失事,将直接威胁水库下游的村庄、农田,因此,在发生设计洪水时,其控制运用的原则是以确保水库大坝的安全为前提,利用水库溢洪道及打开所有放水设施放水,同时切断外引。

4、兴利调度,4~6月库水位接近汛前限制水位(371.5米)时,打开低涵闸门,将水位控制在汛前限制水位以下,以利于防洪。汛末则力争将水库水位蓄至正常高水位(372.5米)。

5、超标准洪水:对不同频率的超标准洪水,根据水库的调度原则,确保大坝安全。按照制定的下游区域相应的紧急转移及安全措施以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第四节洪灾风险分析

当出现超标准洪水的险情时及时将情况上报到县人民政府及防汛抗旱指挥部,并指令专人负责发布避险,采取统一报警信号,及时通告下游群众疏散到安全区避灾。信号发送按县-乡-村-组-户的次序,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发出紧急转移信号,发送手段分别为警报、电视、广播、电话、敲鼓通知,乡、村委会责任人在接到紧急信息后,必须紧急赶到责任区发布信息,按照责任分工履行职责。

第五节下游人员安全转移路径

转移路线本着地理地形就近、迅速、安全的原则进行安排。转移工作采取乡、村主要负责人层层包片负责的办法(具体路线安排和人员安置详见《五峰水库超标准洪水避灾路线图》和《五峰水库下游转移安置汇总表》。

转移人员安置办法:采取搭棚安置形式,本方案按溃坝洪水,转移安置0.048万人,涉及1个乡镇,1个行政村。

第六节防汛抢险方案

出现漫坝时的抢护

1、切断外引

2、加大泄洪能力,控制库水位:=1\*GB3①充分利用已有泄水建筑物的泄洪能力;=2\*GB3②加宽和降低溢洪道;=3\*GB3③增设非常溢洪道,当原有泄水建筑物通过扩建或充分利用后,仍不能渲泄可能最大流量时,可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增设非常溢洪道。

3、抢筑子堤,增加挡水高程

当泄水设施全部开启,而水位仍迅速上涨,有可能出现洪水漫顶危险时,应及时抢筑子堤,增加大坝挡水高程。具体做法是:用草袋、塑料编织袋、麻袋等装土填筑,土袋背水面填土分层夯实。填筑时,袋口应向背水侧,袋内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2****63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