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研究报告
PAGE
1-
我国肉制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及有关建议
一、产业链整体结构不均衡
1.1肉类加工企业规模小、分布不均
肉类加工企业规模小、分布不均的问题在我国肉制品产业链中尤为突出。首先,众多肉类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这导致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较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许多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往往只能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此外,这些企业往往集中在一些地区,形成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导致全国范围内的产业结构不均衡。
其次,肉类加工企业的分布不均也加剧了产业的地域性差异。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沿海地区,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吸引了大量肉类加工企业入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基础设施、人才储备等方面的限制,肉类加工企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链条不完整。这种分布不均不仅影响了全国肉制品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也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最后,肉类加工企业规模小、分布不均还导致了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由于企业规模小,单个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有限,难以实现资源的集中利用和优化配置。同时,分散的产业布局使得物流成本增加,不利于产业整体效益的提升。此外,这种不均衡的分布还可能导致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优化肉类加工企业的规模和布局,成为我国肉制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1.2原料供应与加工环节脱节
(1)在我国肉制品产业链中,原料供应与加工环节的脱节问题日益凸显。首先,原料供应环节与加工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导致原料供应不稳定,难以满足加工环节的需求。许多肉类加工企业面临原料短缺、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原料供应商也面临着市场波动、需求变化等风险,难以保证稳定的原料供应。
(2)其次,原料供应与加工环节在技术标准、质量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进一步加剧了脱节现象。加工环节对原料的质量、新鲜度、安全性等要求较高,而原料供应环节往往难以满足这些要求。此外,加工环节在技术创新、工艺改进等方面的发展速度较快,而原料供应环节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难以跟上加工环节的发展步伐。这种技术差距导致原料供应与加工环节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
(3)此外,原料供应与加工环节的脱节还体现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上。目前,我国肉制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以订单式合作为主,缺乏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模式使得原料供应与加工环节之间的利益连接不够紧密,难以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原料供应环节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较弱,难以在产业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协同机制,加强原料供应与加工环节的紧密联系,对于提升我国肉制品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3消费市场区域化明显
(1)我国肉制品消费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征。据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肉类总消费量达到8348万吨,其中猪肉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60.8%。以猪肉为例,东北地区猪肉消费量占比高达68%,而南方沿海地区猪肉消费量相对较低,仅占27%。这种消费区域差异主要受到饮食习惯、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2)案例一:以山东省为例,该省作为全国最大的肉鸡生产区之一,其肉鸡消费量占全国总消费量的12.5%。山东人喜食肉鸡,特别是烤鸡、炸鸡等特色肉鸡产品,使得该地区肉鸡产业迅速发展。而在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由于气候和饮食习惯,人们更偏好牛肉和羊肉,这些地区的牛肉和羊肉消费量分别占全国总消费量的15%和8%。
(3)案例二:在南方沿海地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制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以广东、福建等省份为例,海鲜消费量占总肉类消费量的比例较高,海鲜产品成为当地肉制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些地区对肉制品的加工和包装要求较高,如熟食、冷冻食品等,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然而,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消费者更偏好冷冻肉制品,如火腿、培根等,这些产品在当地市场具有较高的消费比例。
二、生产技术及装备水平有待提升
2.1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足
(1)在我国肉制品产业链中,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足的问题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根据《中国肉类工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肉类加工企业自动化程度仅为30%,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以自动化生产线为例,发达国家肉制品加工企业自动化生产线普及率高达90%以上,而我国仅为60%左右。
(2)案例一:某肉类加工企业在2018年引进了一条自动化生产线,该生产线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从原料投料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自动化。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该生产线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50%,产品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六自由度搬运机器人毕业设计.doc VIP
- 脑血管疾病护理新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AMS 2750H -2024 高温测量(中文版).docx VIP
- 贵州重点项目-贞丰日产500吨浮法玻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机器人]-六自由度机器人结构设计.docx VIP
- 2025版婚姻双方共同抚养子女协议书范本.docx VIP
- 二维设计基础课件(郑美京).ppt
- 预制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 图号(通桥(2023)2322A-II).docx
- “十五五”重点项目-日产500吨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
- 图号(通桥(2023)2322A- Ⅰ-b)预制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梁高2.8m.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