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蛀果害虫防治技术.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保护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植物保护》课程组

项目六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

任务四蛀果类害虫

项目六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

内容

蛀果类害虫

梨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

幼虫在早春为害桃梢,多自顶端第二至第三幼嫩叶基部蛀入,向下蛀食。

蛀孔外有虫粪并流出胶液,受害新梢很快枯萎下垂,俗称折梢。

幼虫蛀果,蛀道直达果心。

蛀孔外有虫粪,蛀孔周围腐烂变黑,俗称“黑膏药”。

(一)为害状识别

梨小食心虫

黑膏药

向下蛀食

梨小食心虫

折梢

蛀道直达果心

梨小食心虫

1.成虫全身灰褐色,无光泽,前翅前缘有10组白色短针纹,在翅的中部有一小白点,近外缘处有10个小黑斑点。

2.卵淡黄白色,近乎白色,半透明,扁椭圆形,中央隆起,周缘扁平。

3.幼虫末龄幼虫体长10-13mm。全体非骨化部分淡黄白色或粉红色,头部黄褐色。

4.蛹体长6-7mm,纺锤形,黄褐色,腹部背面有两排短刺,排列整齐。

(二)形态识别

梨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

1.成虫2.卵3.幼虫4.蛹

梨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发生世代多,生活史复杂。以华北为例,每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裂皮缝隙及落叶杂草中结灰白薄茧越冬。

成虫昼伏夜出,产卵具有选择性,对糖醋液和果汁及黑光灯有趋性,尤其对合成性诱剂诱芯有强烈趋性。

味甜、皮薄、质细的品种受害重。

(三)发生规律

梨小食心虫

1.农业防治

结合冬春清园,细致刮除老枝干、剪锯口、根颈等处的老翘皮,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幼虫。

结合中耕,刨翻树盘,可将在土中越冬的部分梨小害虫翻向土表。

冬季树干涂白,以减少树体的越冬虫量,同时阻止成虫春季羽化。

新建果园时,尽可能避免桃、梨、苹果等果树混栽。

2.物理防治

秋季在越冬幼虫脱果前,在树干或主枝基部绑草,诱集幼虫越冬,冬前解下烧毁。

利用黑光灯、性诱剂、糖醋液诱杀成虫。

(四)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

灯诱

树干涂白

梨小食心虫

基部绑草

性诱

梨小食心虫

3.生物防治

果树萌芽或开花初期利用性迷向技术防治梨小,果园面积越大效果越好。

果园种植黑麦草、三叶草、紫花苜蓿等植物涵养天敌。

在害虫卵发生始盛期,在果园分批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卵卡,每5d放一次,共放5次,每亩每次放蜂量为2.5万头左右。

施用微生物农药如Bt乳剂、白僵菌等。

4.药剂防治

有个别幼虫蛀果时,立即喷洒药剂防治。

药剂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500~1000倍液等。

有条件的果园可进行果实套袋。

梨小食心虫

性迷向

桃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为害梨、苹果、枣、山楂等。

以幼虫钻蛀果实为害。多从果实胴部或顶部蛀入,经2~3d蛀孔口流出水珠状半透明的果胶滴,俗称“淌眼泪”。

随着果实的生长,蛀入孔愈合成一针尖大的小黑点,周围果皮略呈凹陷,俗称“青疔”。

幼虫蛀入后在皮下及果内纵横潜食,被害果变畸形,俗称“猴头果”。

在果实发育后期,幼虫在果内排泄大量红褐色虫粪,造成“豆沙馅”。

幼虫老熟后,在果面咬一圆形脱果孔,孔外常堆积红褐色新鲜虫粪。

(一)为害状识别

桃小食心虫

淌眼泪

青疔

桃小食心虫

猴头果

豆沙馅

桃小食心虫

1.成虫

全体白灰至灰褐色,复眼红褐色。雌虫唇须较长向前直伸;雄虫唇须较短并向上翘。

前翅中部近前缘处有近似三角形蓝灰色大斑,近基部和中部有7-8簇黄褐或蓝褐斜立的鳞片。

后翅灰色,缘毛长,浅灰色。

2.卵

椭圆形或桶形,初产卵橙红色,渐变深红色,近孵卵顶部显现幼虫黑色头壳,呈黑点状。

卵顶部环生2-3圈“Y”状刺毛,卵壳表面具不规则多角形网状刻纹。

(二)形态识别

桃小食心虫

3.幼虫

幼虫桃红色,腹部色淡,无臀栉,头黄褐色,前胸盾黄褐至深褐色,臀板黄褐或粉红。

前胸K毛群只2根刚毛。

4.蛹

长6.5-8.6mm,刚化蛹黄白色,近羽化时灰黑色,翅、足和触角端部游离,蛹壁光滑无刺。

茧分冬、夏两型。冬茧扁圆形,直径6mm,长2-3mm,茧丝紧密,包被老龄休眠幼虫;夏茧长纺锤形,长7.8-13mm,茧丝松散,包被蛹体,一端有羽化孔。

桃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

一年发生1~2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做冬茧在1~3寸土层中越冬。次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幼虫陆续出土,雨后出土最多,在土块、杂草等缝隙处做夏茧化蛹。

越冬代成虫发生在6月上旬至8月上旬。

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多散产于苹果萼洼处。

第l代幼虫主要蛀食杏及桃果,幼虫在果内发育完成后,咬一圆孔脱果,一部分结冬茧直接越冬,另一部分落地结夏茧化蛹。

7月底至8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第2代幼虫盛发于8月下旬,为害至9月份脱果入土越冬。

(三)发生规律

桃小食心虫

1.农业防治

在越冬幼虫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