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未找到bdjson
企业美发培训课件
目录
ENT
目录
CONT
ENT
01
美发基础知识
02
剪发技术要点
03
染发与烫发技能
04
客户服务规范
05
健康安全标准
06
实践评估环节
美发基础知识
01
发型分类与脸型匹配
建议选择带有层次感的长发或侧分刘海,通过增加头顶高度和两侧收紧的剪裁方式拉长脸部线条,避免齐刘海或过于蓬松的卷发。
圆脸型适配发型
适合柔和的波浪卷或不对称短发,利用弧度和斜向线条弱化下颌棱角,避免直发贴头皮或整齐的波波头。
可选择八字刘海或蓬松的短卷发,平衡额部与颧骨的宽度差,避免中分直发或贴头皮的超短发。
方脸型适配发型
推荐齐刘海搭配微卷中长发,通过横向视觉分割缩短脸型比例,避免高马尾或顶部蓬松的高髻发型。
长脸型适配发型
01
02
04
03
菱形脸适配发型
建议采用深层保湿产品软化发丝,定期做热油护理减少毛躁,剪裁时可通过打薄技术降低厚重感。
粗硬发质护理
优先选择含角蛋白和氨基酸的修复产品,减少高温造型频率,使用宽齿梳梳理湿发以避免二次断裂。
受损发质修复
01
02
03
04
需使用丰盈型洗发水配合轻质护发素,避免过度滋养导致扁塌,吹风时逆发根吹蓬松并定期修剪保持发型支撑力。
细软发质护理
选用无硅油控油洗发水,每周进行头皮去角质,避免过度使用护发素接触发根区域。
油性头皮护理
发质分析及护理要点
工具设备基本介绍
大功率吹风机配合集风嘴用于快速干发造型,扩散风嘴则适用于增强卷发弹性和蓬松度。
吹风机与扩散风嘴
根据直径不同可制造从大波浪到螺旋卷的效果,使用时需控制温度在安全范围内并配合定型产品持久固型。
卷发棒与波浪钳
通过高温夹板拉直卷发或塑造内扣造型,操作时需分层处理并配合隔热喷雾防止热损伤。
离子直板夹
用于男士短发渐变修剪或女士发型轮廓打造,需根据刀头尺寸调节剪发长度,使用后及时清理碎发并润滑刀头。
电推剪与修剪器
剪发技术要点
02
基础剪裁步骤
分区与梳理
将头发划分为前、后、侧等区域,确保每一部分头发梳理顺直,为后续剪裁提供清晰的操作基础。
确定基准线
根据客户头型及发型需求,选定第一剪的基准位置,通常从后颈或耳后开始,确保整体长度协调。
修剪手法控制
使用剪刀时保持手腕稳定,采用点剪或滑剪技术,避免过度拉扯头发,保证切口平整自然。
检查对称性
完成初步剪裁后,需多角度观察左右对称性,通过微调确保发型整体平衡。
分层造型技巧
内部层次处理
通过提升头发角度(如45°或90°),剪出内层短、外层长的渐变效果,增加发型立体感和动感。
01
表面纹理塑造
使用牙剪或打薄剪处理发梢,减少厚重感,同时保留表层头发的流畅线条,适合打造蓬松或柔和的造型。
过渡区衔接
针对不同长度区域的连接处(如刘海与侧发),采用渐变剪裁技术,避免出现生硬的分界线。
个性化调整
根据客户脸型及发质特点,灵活调整分层厚度与方向,例如圆脸适合顶部加高层次,长脸则需侧向扩展层次。
02
03
04
运用平剪或刻痕剪技术,在发型中融入直线、斜线或锯齿状元素,适合前卫风格或时尚短发造型。
通过故意打破传统对称规则,设计左右长度或层次差异的发型,突出个性与艺术感。
将剪发与烫染、接发等技术结合,例如在剪裁基础上加入挑染或局部卷度,增强整体视觉冲击力。
根据客户职业或场合需求(如舞台表演、婚礼),定制具有象征意义的发型图案或轮廓,体现专业设计能力。
创意设计应用
几何线条设计
不对称结构
混合材质结合
主题化剪裁
染发与烫发技能
03
染发原理及操作流程
染发剂作用机制
后期护理要点
预处理与分区操作
染发剂通过氧化反应打开毛鳞片,使色素粒子渗透至皮质层,与天然色素结合或替换,实现颜色改变。需根据发质选择双氧浓度(6%-12%)和停留时间。
染前需进行头皮隔离保护,将头发分为4-6个区域,从低温区(发梢)向高温区(发根)分层涂抹,避免爆顶。
使用酸性洗发水中和残留碱剂,配合护色护发素封闭毛鳞片,延长色彩持久度,减少褪色速率。
软化程度判断
冷烫采用塑料杠,热烫使用陶瓷杠,螺旋卷采用竖向缠绕,数码烫需保持杠具温度均匀,避免局部过热损伤。
卷杠选择与排列
定型与中和处理
定型剂分两次涂抹,首次停留5分钟中和残留碱剂,二次定型10分钟确保卷度稳定,完成后用氨基酸水疗修复毛躁。
根据发质调整软化剂停留时间,细软发质需缩短至5-8分钟,粗硬发质可延长至15分钟,通过拉伸测试弹性(20%-30%回弹为达标)。
烫发技术实施方法
色彩搭配原则
肤色与色调匹配
冷肤色适合灰紫、亚麻绿等冷色调,暖肤色推荐蜜茶棕、巧克力色等暖色系,中性肤色可尝试玫瑰金或奶茶色等平衡色。
补色与对冲技巧
橙色残留发质用蓝紫色对冲,红色底可用绿色系修正,补染新生发时需先软化发根再衔接中部过渡区。
明度与层次控制
底色明度差控制在3度以内避免断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