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组:综合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对 雪 杜 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 【注】①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 2、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 陆 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①,我自是无名渔父。 【注】严光:即严子陵,东汉名士,光武帝多次征召,皆不就,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的富春江上,以清高闻名于世,现富春江畔有严子陵钓台一处名胜。 1.“一竿风月,一蓑烟雨”这两句词写出了什么内容?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 崔国甫 玉溆①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采莲曲 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注】①溆:水塘边。 1.这两首诗都是写“采莲”,所写情景并不相同,请简要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陈 羽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 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②闻声不见人, 红旗直上天山③雪。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④, 总是关山⑤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②横笛:笛子。③天山:山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④新声:新的乐曲。⑤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1.两首诗中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 第二组 十.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 陆 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①已过头番笋,木笔②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箨龙:笋。②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问题(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答前说明:问题(1)属“分析技巧型”。既然是“技巧”就应明了其运用了什么手法,从诗中看,显然是“衬托”,然后想想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幽(幽静、幽美酒)”的。 答案:①以景写“幽”,用“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用“下鹭”衬出其境幽;③以声衬“幽”,用“鸣蛙”来衬托环境之幽静。 问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前说明:属“分析意境型”,回答时要体现“复杂”,即有多种心情。 答案: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 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门;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 幽居初夏 陆 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①已过头番笋,木笔②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十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题大庾岭注 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分界线,故有“北雁南飞至此回”的传说 问(1):这诗在抒发感情方面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请你对其中一种手法作简要赏析。 答前说明:此题是属“分析技巧型”,可从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去入手] 答案:在借景(物)抒情或寓情于景、对比、反衬、用典上任选一种赏析即可。①借景(物)抒情。诗人借“南飞雁”“陇头梅”将怀土思乡的感情融在具体形象中,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②对比。北雁南飞“至此回”与“我行殊未已”相对比,把诗人怀土思乡的忧伤、哀怨、痛苦表现得更加深刻。③反衬。以“江静”“潮落”反衬诗人哀怨痛苦、无一刻宁静的内心世界,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④用典。“陇头梅”,化用南朝诗人陆凯的诗句:“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使读者产生了不尽的联想,从而丰富了诗歌的内涵。⑤虚实结合。诗歌前三联写的途中所见所感,是实写;最后一联“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是虚写,虚拟了一段情景来描绘诗人深切的怀土思乡之情。这样写虚实结合,凄切缠绵。(还有描写、抒情、对偶、反问等,能够结合文本恰当分析均可。) 问题(2):这首诗最后一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