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doc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扶风教师进修学校 豆建平 引导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我们将用一上的时间,了解一下什么是有效教学,怎样达成有效教学,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怎样的,我们老师如何有效实施教学,如何改进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益,这几方面问题。共同作以探讨) 第一讲 有效教学的理念 (一)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有效果的教学 从词意上看,“效”即效法,仿效,这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 下付出努力,以及效法和仿效的行为。有效果的“果”即结果,按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效果是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教育学家杜威说:一个有效的反应就是能完成一个可以看到的结果的反应。 学习行为是否有效,首先看教师的行为是否引起学生的跟进反应。所以,有效教学需要以学生付出努力及愿意跟随和效法教师为前提。比如,你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学生有没有思考或回答,如果思考或回答了,就是你的行为是有效的,如果学生无反应或无动于衷,说明教的行为是无效的。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来分析一下,学生为什么跟随教师,学生为什么愿意听老师的话: A小孩子从小进幼儿园、上小学,咱们的孩子的爸爸妈妈说‘乖’,要听老师的话,这是从小接受这样的教育,这是社会要求的影响; B 课堂上,老师可能说,某某同学作业认真,大家要向他学习,这是榜样的力量; C 叫不听话的同学,站着听课或者课后检讨,这是惩戒的作用; D 给表现好的同学或小组一个小红花小奖品,这是奖励的手段。 ………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这些手段可能有效有用,而且也是必要的。但随年龄的增长,阅历和知识的丰富,学生的判断事物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对老师的认识会逐步从盲目崇拜到理性评价,适应外在的社会要求和奖惩动机会逐步被自我判断跟随内因取代,就是发自内心跟随的,意愿的大小发生改变,从发展角度看,学生自觉跟随最终将主要基于对老师的信任。 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从何而起呢:到底作用如何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例1:“上小学时,我的语文成绩很不好,原因不是我不是我喜欢语文,而是我不喜欢我的语文老师。 我的语文老师脾气大,动不动就训人,……从小学一年到四年级一直是他教我,感觉他从来没笑过,我的成绩一直排在最后,我因此自卑。……那一天,上课我开小差……,王永明同学,你起来回答…… ,意外发生了,我真不敢相信… 不一会又转我这,朝我…我明白,教师的鼓励, 从此我挺直了腰,信心百倍,…时间飞快,我师范毕业了,我无怨无悔的回到家乡,成了一名教师,并且是一名小有名气作家。在一篇自传文章中特别地到了我小学语文教师,说明假如当时没有两次微笑,可能没有我的今天。 几天后收到一封信,竟然是他…,但心灵震撼的是信的内容…祝贺,惭愧,因为我清楚的记得当年的两次微笑并不是给你,而是…,但却改变了你一生。《——王永明,那改变我一生的两次微笑,2005/4教育发展研究。》 我们分析这个真实的故事的内在关联,由不喜欢-到两次微笑的改变-信心的建立-成才-回报-发现真象,这中间体现的是对老师信任的爱,也是爱的信任。所以热爱学生是前提是基础。(信任的本质上是师生相互的爱) 难道,我们不够爱学生吗?许多老师对此会说委屈。但调查的结果是怎样的?某地区在教师中随机抽查100名教师的结果是,90%爱学生,但这100名教师所教学生产调查是“你体会到老师的爱,仅占10%。刚好相反,两者相加是一百。 例子:王老师批改完最后一份试卷,疲惫地打开收音机,想听一下音乐放松一下,收音机机里传来主持人声音“XX年级XX班全体同学为把这首歌献给他敬爱的王XX老师,感谢三年来对我们出了无数道数学题……,尤其是高三这一年,。。听到这王老师眼睛湿润了,心力交瘁的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只听主持人又继续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李惠敏的《你不会有好结果》……,只见王老师口吐白沫,栽倒在地”。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让人深思。 : 如果学生不接受你的付出,拒绝你的付出,你再辛苦也是白搭, 经常有学生上课看其他的书,或者思维不在你的课堂,他在胡思乱想,看起来是坐瑞的,其实心思早不知去哪里了,可能会打嗑睡,做小动作,这就是没有引他入胜,他在把你的教学当做对你人的评价或者另类的思维,把你的讲的知识和你的人想为一样的,没有兴趣,由不喜欢老师到对这门学科失去信心。这就是为什么上课老有个另学生在捣原因之一,我老师要善于调整心态和方法,善意的引导,给他机会。 所以老师对学生的爱要建立在一种信任这上,要求我们老师有时要宽容、公平对待,包括冷静一分析,反思,必定我们面对面的孩子是有个性的,有尊严人格的个体,用你的行为感化学生,而不是强加,你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