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10课《孟子》二章 教案(长春版八年级下).docVIP

语文:第10课《孟子》二章 教案(长春版八年级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孟子》二章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2.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 3.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句,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 2.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难点 1.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2.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前充分预习,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自学、点拨、阅读、写作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说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在冷水里加温,文火煮,青蛙死了;把一只青蛙扔进沸锅里,青蛙一跃跳出了沸锅,青蛙活了。这个实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到孟子的文章中去找一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字音)。 2.学生自由读、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和作用。 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采用了排比的句式,用于本段的议论,增强了论辩的气势。 三、细读课文,疏通文义。 四、精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问题? 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2.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炼,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炼,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有所作为。 4.第2自然段作者论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 经受磨炼的好处。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征于色,发于声)和客观条件(思想、生活、行为)。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得出的结论句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五、悟读课文,写作延伸。 1.在本文中,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人才观?怎么理解这一人才观? 他认为人才要在困境中磨炼造就。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 2.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同学们落笔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认识,用一些实例验证本文所说的观点,也可以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3.请你写出一些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熟读课文,达到背诵。 七、课堂小结。 1.这篇文章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的第2自然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 2.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标题,也是结论。 3.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法和道理论证法。 八、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归纳整理本课的字词,了解作者的观点、主张,并进一步熟背课文。 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并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感悟。 3.课外阅读《孟子》的其他文章,体会孟子的雄辩文风。 第二课时 (学习《鱼我所欲也》) 一、导入新课。 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我们领略了孟子文章语言的犀利,他的文章论辩性极强,设喻举例皆从身边事入手。他就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手指弯曲不如别人,四处求医,由此引出下面的论述: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请你借助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参考:手指(弯曲)不如别人,便知道讨厌它,思想不如别人,却不知道讨厌它,这就是所谓的不明事理。) 善于运用比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字音障碍。 2.请3名学生朗读课文的3个自然段,然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板书本课中的生字、通假字,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

文档评论(0)

ms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411600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