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全史百卷00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全史百卷 第002卷世界古代前期经济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世纪考古发现为依据,在前人论著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世界古代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古代西亚、埃及、巴比伦、中国四大文明起源地区以及古代希腊、罗马在氏族制时期和奴隶制初期发展、繁荣的状况。在突出经济生产与生活的内容同时,也叙述了与之关系密切的政治、军事、宗教和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一、概述   人类的经济生活在世界范围内大体上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原始的采集渔猎经济、农业种植和养殖经济、智能高科技经济。在近代的智能经济和现代的智能高科技经济主宰世界以前,农业经济及其附带的畜牧养殖经济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东方和西方均无例外。自农业产生以来,古代世界的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都是以农业的发展为前提的,因此,从世界古代前期的经济发展史来看,东西方的社会经济特点是大同小异的。古代的埃及人、巴比伦人、印度人和中国人,以及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的远古居民,都是勤劳朴实的农业民族,并且都在极其艰苦的生存条件下从事劳动。   从氏族制的采集渔猎经济过渡到种植养殖经济,东方和西方经历了共同的发展过程和规律,并先后进入青铜时代的文明,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世界古代文化。   我们现在所说的西方世界,狭义地说是指欧洲大陆,尤其是指莱茵河以西的欧洲地区;广义地说,则包括与欧洲文明有密切渊源关系的地中海周围国家,甚至包括当今的美国、澳大利亚等在内。东方世界,则主要指亚洲各国。日本虽然地处东方,但按照现代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水平来说,则与西方相一致。不过,在古代社会,日本则无疑属于东方。   1.文明的消长与经济的起落   总的看来,西方文明的起步要比东方晚得多。当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氏族聚落广泛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的时候,欧洲大陆很少有原始人群的活动,从非洲跨海远徙欧洲的新石器时代居民,数量也不多。公元前22世纪左右,当东方和近东地区的青铜文明已经普遍出现的时候,西欧大多数地区基本上还处于一片荒凉状态之中,只是地中海东部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影响到欧洲,希腊人直接继承了埃及、巴比伦的古老文化并加以发扬,才使西方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达到了奴隶制经济的高峰。公元前1900年,伊朗、美索不达米亚的青铜器传入了西欧,但直至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西欧才出现青铜时代的比较繁荣的城市。到公元前7 世纪时,中国的西周奴隶制濒于解体,古希腊则在这时成为欧洲科学技术的中心,并发展成空前辉煌的希腊罗马文明。从此,东方和西方开始了长达10个世纪的并驾齐驱的岁月。这期间,中国古代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四大发明,对人类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量,促进了古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西方世界为之震惊。   2.东西方古代经济的共同特点   远古时期世界经济发展有共同规律和特点,东方和西方经济的相似性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和人类自身进化的因素所决定的。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采集和渔猎经济及早期农业经济还没有使土地这种最基本的经济资源实现应有的价值,尤其是在农业发明之前,氏族成员们只注重容易采集到的植物果实及昆虫、螺蚌等,只注重容易捕获的动物和鱼类。如果一个地区的野生植物资源不那么丰富了,或者成群的动物跑掉了,人们便会从这一地区迁徙到另一个地区去。在这一阶段,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原始氏族部落都聚居在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丰富的地方生活,从经济形态和生活习俗上没有表现出多少差别。   在生产劳动中,人类和自然界直接接触,与各种自然物体、自然现象打交道,不同地区的人们在遇到同样比较简单的问题时,往往会用不约而同的或极其相似的方法来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自然条件和人的思维本身对事物的理解有很大的限制,比如打制石器的制作、细石器的加工,在全世界都具有普遍性。人们都懂得,装饰品主要悬挂在脖颈、耳朵或环套在手臂上;各种纤维必须搓捻成细线来纺织、编织或搓成较粗的绳索使用;斧、锛应该安装木柄或竹、骨、角柄使用,等等。这一切,在东方或西方都没有什么区别。   既然江河湖海可以漂浮起树木,各地原始居民都会想到制造独木舟来越过江河湖海,因此很难考察究其是东方还是西方最早出现独木舟;既然各地看到的天空、日月星辰都是一样的,各地对天的神秘莫测都会产生类似的宗教信仰,对天象的观察在不同的地区也会得到相同的结论,如公元前8 世纪时,巴比伦人和中国人对日食和月食就有同样的记载。   另外,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远古社会的传统劳动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比如狩猎、捕鱼、畜养大牲畜和经过一定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主要靠男人来从事;妇女则通常采集野生植物果实和照料儿童。   在手工业生产方面,男人们总是参与修建房屋、制造坚硬的石器、快轮制陶和采掘、冶炼、铸造青铜器等等,女人们则从事纺线、织布、

文档评论(0)

sunyi82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