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1年高考文综全国卷解析(历史部分).docVIP

[原创]2011年高考文综全国卷解析(历史部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绝密 启用前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12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答案:D 解析:经部收儒家经典。经部是以“十三经”为主和附以解释经书、研究语言文字的著作。“十三经”即《易》、《书》、《诗》、《仪礼》、《周礼》、《礼记》、《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解释经书的著作如《经典释文》;研究语言文字的著作,如《说文解字》;史部收史学著作。史部是记述历代史实、地理、时令、职官、政书等著作及历史评论。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刘知几的《史通》,王夫之的《读通鉴论》,郦道元的《水经注》等;子部收诸子百家及宗教著作。子部包括儒家(孔子、孟子除外)、法家、道家、兵家、名家、墨家、释家(佛经除外)、农家、医家、杂家、纵横家、小说家等及天文、术数、艺术、器物、茶酒、花鸟虫鱼等方面的著作;集部收文学作品。集部主要收历代作家诗文集(包括别集、总集)及诗文评论。因此本题汉代乐府民歌属于属于集部。 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条鞭法”,题干描述的现象:“佃户拖欠地主地租导致地主不能按时向官府纳税,于是地主借贷纳税后就上火生病”。这一现象主要体现了“佃户——地主——官府”之间的关系,能同时对三者关系产生影响的只有D选项。题干没有体现“商业的发展”信息,A错误;B、C只体现佃户和地主之间关系,不全面。 14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美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B 解析:《瀛环志略》1844年,徐继畬完成书的初稿,1848年秋《瀛环志略》刊行,全面而扼要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沿革,政情民俗,经济状况。徐继畲突破根深柢固、夜郎自大的天朝意识,将中国定位于世界一隅,显示出其放眼世界的眼光。而且,徐继畲在书中还详细介绍了西方民主制度,尤其对美国的开国总统华盛顿及美国的民主制度,更是不吝惜笔墨大加赞赏。可以说,徐继畲是最早向国人介绍西方民主制度的启蒙思想家。以徐继畬的身份地位“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效仿美国发展资本主义”绝不可能,他有几个脑袋,因此A、D错误;徐氏不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排除C项。本材料对华盛顿的推崇只能证明作者已经开始反思中国当时制度。 15《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举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贴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获取的信息不难判断B.选项是正确的。 16.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岸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 B.抵制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 D.激发民族主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知识。A、C不难排除;“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岸波浪至今悲”出自陈恭尹(字元孝)《崖门谒三忠祠》。作者父亲陈邦彦即因抗清而殉难。他曾任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佥事。永历政权失败后,避迹隐居,誓不事清。“三忠祠”是为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所建的祠堂。诗人以三位忠烈的事迹激励自己,永葆节志。而1907年章太炎以该诗题画,显然是想激发民族主义。本题B项迷惑性很大,正答率应该很低。 17.图5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 答案:B 解析:根据图表 “1960-1965

文档评论(0)

ms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411600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