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1.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细胞内可找到至少有62种元素,其中重要的有24种,这些常见的元素绝大部分属于元素周期表上原子序数较低的。依据在生物体内含量的不同,可分为: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H、O、N、P、S、K、Na、Ca、Mg、Cl、等;微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Fe、Cu、Mo、Mn、Zn、Co、I、B、Cr、Se、As、Ni等。
依据元素的生物学功能,大致可分为:①构成原生质的基本元素;②调节机体活动的元素,如离子态的K+、Na+、Ca2+、OH-、HPO42-、HCO3-等;③与蛋白质结合的元素,如Fe是血红蛋白成分,Cu是血蓝素、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成分,Mo是固氮酶的成分等,Co是维生素B12的成分(在天然存在形式中,维生素B12可能是与肽或蛋白质相结合的),Zn是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的成分,I是甲状腺球蛋白的成分,Mn是精氨酸酶等多种酶的成分。④微量调节元素:如B、Cr、Se、As、Ni等,这些微量元素在构成有机物分子或在某些生理过程中,处于关键地位,不能相互代替,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有丝分裂中两个重要的细胞器——中心粒和动粒(2.2细胞增殖)
(1)中心粒
中心粒的结构通常是一对互相成直角的圆筒状小体,直径0.25μm,长度不定,位于邻近核膜的胞质中。筒壁为9组大约呈30度倾斜排列的三联微管组成,从横断面看象一只风车。在一对中心粒的周围是一团透明的电子密度高的中心粒周围物质,这一复合物称为中心体。
中心粒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发育周期才达到成熟并具有微管组织中心的作用。G1期细胞有一对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到S期时,两个中心粒稍微有分离,在距母中心粒的一定距离(约50~60nm)处,与其垂直的方向复制出一个子中心粒。G2晚期到M早期,子中心粒不断长大,逐渐分离移到两极的两对中心粒形成晕,并组织纺锤体及星体。到M末期,每个子细胞各获得一对中心粒——一个母中心粒和一个子中心粒。
(2)动粒
动粒又称着丝点,是细胞分裂的重要细胞器,是有丝分裂时纺锤体微管附着于染色体的部位。后期时动粒微管变短,将两条染色单体拉向两极,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在光学显微镜时代,动粒又称着丝粒,两者视为同义词,遗传学家多用着丝粒一词,细胞学家多用动粒一词。尔后在电镜下发现中期染色体主缢痕外侧有一附加的板状3层结构,称为动粒,而着丝粒则认为是染色体主缢痕中的比较宽阔的区域,动粒与其平行排列,从着丝粒存在位置把染色体分成二臂,又依据着丝粒位置把染色体分为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端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的两侧各有一个蛋白质构成的三层的盘状或球状结构,称为动粒。动粒与纺锤体的纺锤丝连接,在分裂前期和中期,着丝粒把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到后期两个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分开,纺锤丝把两条染色体(染色单体分开后又叫染色体)拉向两极。
细胞质基质(2.1.2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称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的重要的结构成分,其体积约占细胞质的一半。细胞与环境,细胞质与细胞核,以及细胞器之间的物质运输、能量交换、信息传递等都要通过细胞质基质来完成,很多重要的中间代谢反应也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在细胞质基质中,各种复杂的代谢反应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各个代谢环节之间又是如何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数以千种的生物大分子和代谢产物(或底物)又是如何定向地转运?这些都是细胞生物学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在此简介细胞质基质担负的多种重要功能。
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1)许多中间代谢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如糖酵解过程、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糖原的合成与部分分解过程等等。蛋白质的合成和脂肪酸的合成也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尽管人们对这些代谢反应的具体生化步骤早已比较清楚,但对它们在细胞质基质中如何进行的细节,特别是反应的底物和产物如何定向转运的机制还了解得不多。近些年来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进展是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转运机制的研究,证明了N—端含有某种信号序列的蛋白质合成起始后很快就转移到内质网上,继续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其它蛋白质的合成均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并根据蛋白自身所携带的信号,分别转运到线粒体、叶绿体、微体以及细胞核中,其余的蛋白质则驻留在细胞质基质中,构成本身的结构成分。
(2)细胞质基质与细胞质骨架相关。细胞质骨架作为细胞质基质的主要结构成分,不仅与维持细胞的形态、细胞的运动、细胞内的物质运输、及能量传递有关,而且也作为细胞质基质这一结构体系的组织者,为细胞质基质中的其他成分和细胞器提供锚定位点。有人估计一个直径为16μm的细胞,其细胞骨架的表面积可达50~100×105μm2,而相同直径的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