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古诗文阅读5.docVIP

201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古诗文阅读5.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古诗文阅读(3) 1.(2011年河南开封统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 雉(ɡòu):野鸡鸣叫。《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反衬手法。如:“穷巷牛羊归”“田夫荷锄至”,以动物、人皆有所归,归得惬意,反衬自己独无所归,归隐太迟的惆怅。或:运用白描手法。如:“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不加渲染地描绘出老人等候牧童回家的画面,亲切质朴。 2.(2011年豫南九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寒[注]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津津细雨中。 【注】 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 3.(2011年海南嘉积中学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 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与诸子登岘首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 岘首:岘山主峰麓延伸至汉江边的小山,在襄阳城南凤林关北端,位于群岘(襄阳西南群山)之首,故名。唐宋时岘山、岘首山可互称。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与好友到此山。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称“羊公碑”为“堕泪碑”。代谢:交替,轮换。胜迹,指羊公碑。鱼梁,鱼梁洲。梦泽,云梦泽,古泽名,故址在今湖北安陆一带。 有人评说孟浩然的这首诗的开篇“打破了传统的‘触景生情’的写法,这在登临诗中是不多见的”。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尾联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尚”字,十分有力,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在晋初为国为民做了许多好事,名垂千古,令人敬仰。而孟浩然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此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诗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一个远在他乡的游子形象。他客居旅馆,思念家乡,倍感孤单凄凉。 6.(2011年惠州调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唐)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春!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 兰若:香兰和杜若。这是《楚辞》里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蕤(ruí):花下垂的样子。 请简析诗人在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所咏之物是香兰和杜若,它们生长于春夏,凋零于秋天,花红叶绿茎紫,幽雅清秀,独具风采。 7.(2011年临川调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试分析诗中的“敌”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s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411600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