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1.欢欢喜喜过个年
——春节贴年画的由来
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人们都要洒扫庭除,张灯结彩,
置办美酒佳肴,来庆贺一年的丰收,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在置办美酒佳肴
庆贺新年的同时,你也一定不会忘记,要买几张色彩艳丽,内容欢快吉祥的
年画,贴在打扫一新的墙壁上,使房间焕然一新,增添几分喜气洋洋的节日
气氛。
那么春节贴年画这一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原来早在汉代我国人
民便有春节时在门上贴门神画的习惯。不过当时贴门神画的主要目的是避邪
驱鬼,而不是为了装点节日气氛。慢慢的人们发现春节时在大门上贴上五颜
六色的门神,除了具有避邪驱鬼的意义外,对节日气氛也是一种极好的烘托。
于是人们便开始用画门神的方法画一些欢快吉祥内容的画如妇女、儿童、瓜
果、花鸟等贴在屋里墙上以装点节日气氛。这样过春节贴年画的习俗便慢慢
形成了。但宋代以前,由于画工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家家户户过年
时都贴上由画工画的年画。到了宋代,我国唐代就已发明的雕版印刷技术被
运用到了年画的复制上。这样画工创作的一幅年画,便可通过木版复制出成
千上万张同样的复制品。这些用木版复制的年画,便是我国独有的木版年画。
到明清我国的木版年画业发展到了高峰,全国各地出现了众多的年画产地。
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河北武强、四川绵竹都是当时
年画的集中产地,被称为我国木版年画的五大产地。众多的年画产地每年生
产出无以数计的精美木版年画供人们春节贴挂。木版年画普及到了我国城乡
的各个角落。不过明清时过年所贴挂的木版年画,现在我们在春节前的年画
市场上已很少能见到,它被清末兴起的上海月份牌年画 (也称擦笔年画或上
海年画)所取代。
清末我国的国门被西方发达国家用武力打开,大批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入
我国。西方国家的商人为了打开他们的商品在中国的销路,随商品输入了大
量商品招贴画用以宣传他们的商品。这些招贴画除印有商品样品外,在主要
位置多是用西方画法画的非常逼真的时装美女或风景,加上采用当时西方最
先进的照像胶版技术印刷,使这些洋招贴画都显得非常精美。但由于画的内
容不适合中国人的欣赏口味,所以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宣传作用。后来这种商
品广告画法被上海的一批画家所借鉴。开始他们用这种画法画了一些适合中
国人欣赏习惯的画,配上月份牌和节气表,用胶版印刷,作为年画在市场上
大量出售,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后来他们便用这种画法画单幅的年画印刷出
售。很快这种年画风靡了全国,并开始取代原有的木版年画市场。建国以后
上海年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印刷技术的普及,上海年画的印刷生产
普及到了全国。上海年画成了我国现在年画的主要品种。
每逢春节,当你走进书店的年画市场,你会看到大量内容丰富,色彩纷
呈的上海年画,任你按你的欣赏趣味挑选购买装点你的房间。当然如果你感
兴趣的话,在天津杨柳青、潍县杨家埠、河北武强等一些过去木版年画的主
要产地,你也可以买到用传统木版印刷的木版年画,使你能感受体味到这种
古老年画的特殊艺术风味。
2.国宝
——中国画
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形式,是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于
民族性格、历史、文化传统、审美观以及绘画材料和工具等等的不同条件,
经过无数画家的努力逐步形成的。在表现方法和色彩运用方面都带有强烈的
民族特色,在绘画技法上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对世界艺术做出了很大贡
献,同中医、书法、京剧并称为中国的四大 “国宝”。
中国画是运用中国传统特有的毛笔、宣纸、墨、砚台等工具来作画的。
内容上大致有人物、山水、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科目 (可归纳
为山水、花鸟、人物)。技法上则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勾勒设色、
水墨等,设色又分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降等几种,主要
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勾、皴、擦、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
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中国画有其独特的构图形式,不受时
间空间的限制束缚,并且在处理空间上有极大的灵活性。与西方油画的焦点
透视不同的是,中国画讲究散点透视。中国画在形式上有壁画、屏幛、卷轴、
册页、扇面等,并运用独特的形式进行装裱。
中国画强调 “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在创作过程中,
从观察生活、研究对象、搜集素材到表现形式上都有其独到之处。中国画强
调与书法、篆刻、诗词的广泛联系,在形式上与书法、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