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业务风险防范及相关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进口业务风险防范及相关问题.ppt

进口业务风险防范及相关问题 主讲:张永安教授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 上海欧洲学会理事 华东理工大学欧洲研究所客座教授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任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欧盟经贸研究所所长 讲座说明 本讲座的目的在于介绍进口有关问题。 推荐教材: 吴百福主编《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张永安主编《进出口货物贸易实务》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网站: 国家商务部官方网站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官方网站 第一讲 进口流程主要环节 作进口交易,要先做好调研,做好成本核算,根据国家规定办理必要手续。 进口流程主要环节 市场调研 进口成本核算 货物进口的管理 进口交易磋商 准备进口合同草案 进口合同履行 1.1市场调研 了解价格走势。基本原则是:预则立。 对于机械产品,应尽量货比三家。 对于农产品,要注意主要产地的气候变化、期货市场变化等。 对于原材料,要注意主要市场的行情变动。 对于供货商,要了解资信。 1.2进口成本核算 进口成本构成:货物进口成本=进口合同价格+进口费用 进口费用包括:国际运费、保险费、卸货费用、税捐、商检费、银行费用、报关费、国内运费、仓储费、利息、其他费用。 还需注意了解汇率变动。在目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条件下,有利于进口。 1.3价格计算 进口商品盈亏率计算。 定义:指该商品的进口盈亏额与进口总成本的比率。进口盈亏额是指进口品国内销售价和进口总成本的差额。 目的:估算进口效益。 公式: 还需进行CIF价格折算 进口业务较多采用FOB、CFR、CIF术语。其中FOB多见。 需要将FOB 、CFR价格折算为CIF。理由:运费、保费是成本构成之一。 公式: 1.4自觉遵守国家对进口的管理 法律依据: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2002-1-1起施行) 条例规定国家对进口的管理分为四类:禁止类、限制类、自由进口类和关税配额类。相关目录由商务部公布。 对于第二类商品的管理分为配额管理和许可证管理。对第三类,部分实行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对第四类,实行配额管理。 1.5 进口磋商及准备合同草案 我方进行进口磋商应当准好合同草案,以掌握先机。 进口磋商所涉及问题,同出口磋商基本一致,只是需要注意立场即可。 有一点较为重要的地方:如果是出口商向我方(进口商)发盘,我方一方面表示接受,另一方面又对发盘提出一些建议或修改,是否可行? UN《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第19条(1)款规定,对发盘表示接受但有添加、限制或更改,即构成还盘。 第19条(2)款规定,如果添加、限制或更改不构成“实质性变更(material alteration)”,则是允许的。但是发盘人有权否定,条件是要立即表示反对。我国合同法第30、31条有类似规定。 实质性变更:价格、付款、质量和数量、交货地点和时间、赔偿责任范围、解决争端。——UN《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第19条(3)款。 1.5.1询盘(enquiry) 避免: 大宗进口货物不宜在同一地区多头询盘,以免造成虚假市场需求,抬升价格。也应避免在同一时期集中采购,以避免刺激价格上升。 不要过早透露采购数量和可接受的价格。 尽量避开中间商,直接向厂商询盘。 1.5.2发盘(offer) 发盘也可以由买方提出,称为购货发盘(buying offer)或递盘(bid)。 发盘是一项同欲同受盘人订约的确定的意思表达。只要受盘人作出有效接受,合同即告成立。 因此,为了更好的摸清行情,可以提出内容不十分确定或者带有保留条件的建议,从而避免了“发盘”,只是发出了一份“发盘邀请”(offer invitation)。 1.5.3比价和还盘 涵义:就卖方报价综合各种条件包括进口商的经营意图进行比较后还盘。 前提:进口方同时向国外出口商询盘或邀请发盘。 方式(1)不同外商的同期报价比较。 (2)历史价格比较。 (3)对各个发盘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1)不同外商的同期报价比较 考虑因素:同等质量、同等数量、同等包装、同样的交货期、同样的付款条件。 (2)历史价格比较 进口商要积累资料,将过去进口同样商品的成交价或过去的供货商对同类商品的报价同现在的供货商的报价作比较。 考虑因素:供货商所在国通货膨胀因素和其他影响价格的因素。 (3)对各个发盘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比价不仅是指比总价,更要注意对卖方发盘所提其他交易条件分项目逐条比较。以求获得合理价格。 对于技术规格复杂、型号比较多的产品,还应该要求对方分项报价,以便我方一项一项进行比较。 总的考虑因素:品质、所用贸易术语、交货时间和销售季节、付款条件。 比价后的还盘 比价的目的是选择适宜的交易对象。注意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但也要了解国外许多中小厂商往往是通过中间商出口货物的。 择定供应商后,可以利用事先分析数据进行还盘。 1.5.4 接受 “接受”如果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