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2P网络概述 课程概述 对等网络(P2P网络)是分布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产物,在应用领域和学术界获得了广泛的重视和成功,被称为“改变Internet的新一代网络技术”。本课程由浅入深、全面系统地介绍对等网络,重点讲解三代P2P网络的结构和设计机制,并深入讨论P2P网络设计所要考虑的核心机制、优化网络性能的增强机制。 课程信息 /p2p/index.html 36学时,9周 参考书: 陈贵海,李振华,对等网络:结构、应用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易平,吴越,邹福泰 无线自组织网路和对等网路:原理与安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RALF STEINMETZ,PEER-TO-PEER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ANDY ORAM,PEER-TO-PEER:HARNESSING THE BENEFITS OF A DISRUPTIVE TECHNOLOGY,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教学计划 第一讲 P2P网络概述(4学时)第1周 第二讲 P2P研究简论(4学时)第2周 第三讲 P2P网络体系(12学时)第3,4,5周 第四讲 P2P核心机制(4学时)第6周 第五讲 P2P增强机制(4学时)第7周 第六讲 P2P安全探讨(4学时)第8周 第七讲 课程项目答辩(4学时)第9周 1.1 P2P网络的概念 信息交流与计算机网络 世界上最大的广域网——Internet 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控制的方式 集中式:Server/Client结点;易管理、工作效率低、可扩展性差 分布式:distributed system,结点地位平等 混合式:hybrid system P2P:Peer to Peer对等网络 peer指网络结点在 行为上是自由的——任意加入、退出,不受其它结点限制,匿名 功能上是平等的——不管实际能力的差异 连接上是互联的——直接/间接,任两结点可建立逻辑链接,对应物理网上的一条IP路径 充分利用网络带宽、节点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从C/S到P2P 1999年Internet上第一个应用Napster,半年发展了5000万用户 其后涌现Gnutella, KaZaA, BitTorrent, eDonkey/eMule, Skype 发展的原因: 占据Internet一半以上的带宽 学术界重视 做了一件事情,成就了人生 Shawn enrolled at Bostons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awn rarely attended class and spent Christmas break working at the Hull, Massachusetts office with his uncle John pushing himself to get the Napster system completed. The system was launched in early 1999. Later he appeared on the cover of Wired magazine and rose to fame. Soon after, however, Napster was the target of several music industry-backed lawsuits, which ultimately ended up causing the cessation of the service. 从计算模式的发展史来理解P2P的必然性 主机终端计算模式 C/S计算模式 B/S计算模式 P2P计算模式 主机终端计算模式 随着时间的发展… C/S计算模式 异构性问题出现 为了解决异构性的问题…B/S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 如何利用终端的资源… History, motivation and evolution 1999: Napster, first widely used p2p-application 不同类型P2P网络几乎同时出现,无明确界定,大致分类 混合式P2P网络:C/S、P2P模式的混合 无结构P2P网络:分布/松散的结构 结构化P2P网络:准确、严格的结构 P2P网络实质上指TCP/IP模型(四层模型)中应用层的工作方式,包括结点工作模式与计算模式等;下面三层通常采用标准、单一的工作方式,本身并没有集中式与分布式之分,只是为应用层不同的工作方式提供底层的服务支持 P2P网络的核心机制,是在应用层建立逻辑上的覆盖网络(overlay network),屏蔽下三层的工作细节 设计和实现P2P网络应解决的基本问题 路由和定位、查询和搜索、动态结点算法、容错性 P2P网络的增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