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景点介绍全书-010[天津].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国旅游景点介绍全书-010[天津].pdf

一、海河玉带 天子的津渡 天津一带古为退海之地和黄河故道淤成的陆地。有九条河流在这里汇 聚,所以有九河下梢之称。现在仍有永定河、大青河、子牙河、南运河、北 运河等在天津市区汇成海河。蓝色的海河像一条玉带,流经69公里,到大沽 口注入渤海。 古时天津是一片渔村。从1957年在天津市东的张贵庄和市东南的巨葛庄 等处,考古发现战国墓葬群和农具、渔具、钱币、兵器等遗物,可知在战国 时代这里已是人烟遍布的地方。汉代,这里的北边是泉州、雍奴两县,属渔 阳郡,南有东平舒、章武两县,属渤海郡。从天津军粮城等处的汉墓、唐墓 遗物可知,军粮城在汉、唐时代已是沿海重镇。 北宋年间,这一带的泥沽、小沙窝、小南河等村寨已见于志书。天津市 区在金代叫直沽寨,元代改名为津海镇,明朝才定名为天津。 为什么取名为天津?一说是取 “天朝津梁”的意思。因为明朝建都北京 之后,一些朝见天子的使者要经过天津这块河流汇集的地方,再沿北运何到 通州进北京。因此,天津就成了通向天子所在京城的津梁,故名天津。另一 说是天子渡河之地的意思。说是明朝燕王朱棣南征,从这里渡河时取的地名。 明朝户部尚书兼大学士李东阳 《天津卫城修造记》说:“我朝太宗文皇帝兵 下沧州,始立兹卫,……立为今名,则象车驾所渡处也。”新中国成立后, 1961年又在天津旧城南门外大街路东三官庙旧址发现了立于明嘉靖二十九 年的 《重修三官庙碑》(此碑今存天津历史博物馆旁的邃园碑廊中),碑记 中说: “夫天津小直沽之地,古斥卤之区也。我朝成祖文皇帝入靖内难,圣 驾由此济渡沧州,因赐名曰天津,筑城凿池,而三卫所立焉。”这里说的成 祖文皇帝就是明朝初年的燕王朱棣。 早在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占领南京以后,封他的第四子朱棣为燕王, 率兵北上,攻打元军,民间称这次北证为 “燕王扫北”。朱棣从江淮一带迁 来许多百姓在京、津一带安家落户,开辟村庄。军队则战时打仗,平时屯垦。 几年工夫,就改变了元时的荒芜面貌。明太祖朱元璋因此十分高兴,燕王心 想,自己能文善武,功高望重,居诸王之首,日后定能继承皇位。没料到朱 元璋死时却让长子长孙朱允炆 (建文皇帝)继位。燕王朱棣认为是朝中奸臣 捣鬼,就一面公开宣布在北京登极称帝 (永乐皇帝),一面兴兵南征伐罪。 一天,燕王朱棣督师来到三汊河口海河边,放眼一望,河里舟船相连, 岸上车辇相接,夹岸人烟稠密,店铺林立,十分热闹。燕王问: “这是什么 地方?”左右回答是 “小直沽”。燕王想了一下说:“这里有大城市的气势, 况我大军路过此处,何以为小?不妥吧!”随臣连忙附和说:“请大王赐名。” 燕王命群臣先试取几个。大臣们取了几个歌功颂德的名字,无非是恩、德、 福、寿之类。燕王听了未加可否,只是仰脸看天。群臣见燕王看天,料定他 意在 “天”字上。一位大臣说可以改为 “天平”,是天子御驾亲征,除奸平 乱时路过之地嘛。燕王还是不太满意。另一位大臣说: “依臣之见,不妨改 为 ‘天津’二字。燕王听了很喜欢,吩咐继续说下去。大臣得意地说:“吾 皇乃当今天子,奉天承运,吊民伐罪,得民心,顺天意,所以叫 ‘天’。吾 皇树万世不移之基,亲率文武百臣,千军万马,在此渡过河津,所以叫‘津’。” 这 “天津”二字,又气派,又典雅。燕王听了笑着点头说:“此名正合 朕意。”随即传旨当地,改名为天津。并于明朝永乐二年,在三岔河口海河 西岸筑城置戍,永乐三年,调名天津卫。 清朝初年沿用天津卫,雍正三年改卫为州,九年改设天津府。民国成立 后废府留天津县,民国十七年,才改为天津市,各朝代都在天津驻兵屯守, 作为京师屏障。今天的天津市就是在天津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人们 有时还提天津卫这个名儿。 “七十二沽”来历的传说 天津旧时的别名又叫津门、津沽、沽上。称津门是因为明朝初年设军事 卫成之地天津卫,它正处京畿门户,所以叫 “津门”。又因天津古时名直沽, 所以设天津卫之后,也称津沽。而津沽、沽上的名称更与河流的名称有关。 沽是一条古河名。沽河故道在今通县以东,并有东西之分。东沽河即今潮白 河、蓟运河等,西沽河即今北运河、海河。所以沿沽河两岸的村庄名称多带 有沽字,像三岔沽、小直沽、大直沽、塘沽、汉沽等。天津自古有 “七十二 沽”之说,实际上不只这么多。如果把天津、宁河、宝坻、蓟县、玉田、丰 润诸县叫沽的地方加起来,共有81个沽。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沽,还有一段传说呢!古时海河一带的居民以打鱼、 割草、熬盐、

文档评论(0)

小青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