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国旅游景点介绍全书-015[安徽].pdf
江淮热土的民俗与旅游
一、合肥春秋
合肥市地处华东西缘,位于江淮中部,是安徽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
文化的中心。
合肥现辖3县4区1镇,总面积 7266平方公里,市区 (含郊区)面积
45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400万,其中市区人口近100万。
合肥既是一座古城,又是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兴工业城、科技城、园
林城。
历史悠久的古城
俗话说 “两个胖子打架成合肥”。其实不然,从前因南肥河(施水),
东肥河 (肥水)交会于此,而有合肥之名。
合肥是一座2000多年的历史古城。战国属楚,秦置合肥县、隋、唐、明、
清时,合肥分别为庐州、路、郡、府治。又因唐代在此筑 “金斗城”,所以
合肥又有庐州、庐阳、金斗城之别称。
合肥南临巢湖,北通淮河,历来为 “军事重镇”。所以三国曹操非常看
重合肥,前后与东吴争夺30多年。他们甚至认为大江而北者,得合肥则可西
向中原,北向徐海,而争胜于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所以历来“淮西有事,
必争合肥”,视合肥为 “淮右噤喉,江南唇齿”。随着帝王的兴衰,合肥更
是刀光剑影,烽烟不断,历史上大小战争无数次,如张献忠智取庐州,太平
军攻占 “铁庐州”,三河大捷等等,形成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画面。
同时,合肥又是古代闻名的商业都会。合肥南有巢湖,北有瓦埠湖,南
通长江,北通淮河,即在隋代古运河未开凿之前,江南的木才、水产和北方
的皮革、农副产品都要通过合肥周转集散,遂使合肥成为商业部会。其后交
通地位虽有所下降,但仍不失 “富庶之邦”,有“金斗城日进千金”之说。
据清嘉庆 《合肥县志》记载:当时“谷米之出入,竹木之栖泊,舟船经抵县
桥,或至郡邑署后,百货骄集,千樯鳞次,两岸悉列货肆,商贾喧阗”,其
繁荣场景,不言而喻。
合肥还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之地。其中最著名的有五代吴太祖扬
行密、北宋清官包拯、所代淮军领袖李鸿章、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诺贝尔
奖获得者扬振宁等等,这些,最使合肥人引以为荣。今日,合肥的许多名胜
古迹、地方风俗、饮食习惯等,都带有他们历史的痕迹。
新兴的工业城
合肥虽然历史悠久,但在旧社会发展十分缓慢,直至解放前夕,城区仅
有5平方公里,5万人口,残垣断壁,街道狭窄,经济萧条,教育文化落后。
经过40多年的建设,合肥已从解放前一个消费性小城市变为一个充满生
机和活力的新兴城市,并跻身于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行列。40多年
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工业经济以改革、改造为主旋律,奏出了一
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乐章。从1949年到1991年42年间,合肥工业总
产值才突破100亿元,而 1992年、1993年仅仅两年时间,就新增工业产值
100亿元。现在全市拥有轻工、机械、冶金、化工、电子、纺织、建材等13
个工业门类,32个工业行业;有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近2000家。合肥
的美菱冰箱、荣事达洗衣机、天鹅空调器、黄山电视机、芳草牙膏、神鹿胃
药、分岭牌全液压挖掘机、全力牌又车等一大批工业产品,早已名扬海内外。
以路、水、气、电等为重点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快。现城市自来水日
供应量达84.5万立方米;煤气用户7万家;电厂装机容量20万千瓦;居民
人均住房7.2平方米;修建城市防洪堤墙21公里,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
准;拥有商业网点3.6万多个,四牌楼、三孝口已形成两大商业购物中心,
富有民族特色的城隍庙小百货汇集天下精品,迎来四方之客;闻名全国的坝
上街农贸批发市场,业务辐射26个省、市、自治区,稻香搂宾馆、庐阳饭店、
安徽饭店、华侨饭店等高级宾馆,为国内外宾客提供一流服务。
合肥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便利的立体交通体系和快捷的通讯网络。淮南铁
路复线贯穿合肥。北至蚌埠,与京沪线相接,南到芜湖,与皖赣、宁芜、宣
杭线相连。客运列车可由合肥直达北京、上海、成都、厦门和省内主要城市。
合肥一阜阳一商丘铁路已开通营运。合肥至九江铁路也已通车。联接省内、
国内的公路干线四通八达,贯穿中国东西的312国道和纵贯南北的405国道
均在合肥交汇,合宁高速公路已全线通车。合芜、合铜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
设。合肥骆岗机场是全国八大机场之一,目前已开通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以
及香港的直达航班。水运由南淝河经巢湖可达长江各港,合肥港已成为全国
十大经济区内河航运网点中心之一,并被列为长江水系首批开发的重点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