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标定位与方法选择 —第四模块第一二专题教学建议 黄岩区教育局教研室 陈连友 chenlianyou8@163.com 第四模块第一专题 “我有一个梦想” 教 学 建 议 老课新教: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课例1:《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案例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通过具体语句的理解,体会孔子经世济民(注:治理国家拯救百姓)的政治胸襟。 2.在理清论证脉络的基础上,说出孔子的说理方法,体会不同表达方式在论证中的表现力。 一、研习准备 1.自读全文,要求读顺口,对照注解自行疏解文字。 2.请学生个别朗读课文,正音、正字,解决文字疑难。比如“君于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等句要先读顺口,解清楚。 3.了解下列问题:什么人就什么问题谈话?季氏是什么人?颛臾是什么样的国家?冉有、季路的角色是什么? 二、课堂研习 (一)再现对话场景 1.分角色诵读课文 (体会: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子路不加劝阻——老师很生气) 2.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现代汉语来演绎孔子和冉有的对话,再现对话的场景。要求对话有表演的性质,能够充分体现人物的感情和态度。 (二)关于孔子的思想观点的研讨 背景资料: 鲁庄公有弟子三人:长庆父、次叔牙、次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三桓”。这“三桓”就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大家族逐渐强大,特别是季孙氏的势力更加显赫。而鲁国公室则日趋衰落。他们都想夺取鲁国政权。季孙氏所以要讨伐颛臾,一方面“贪其土地”,另一方面也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成为犄角之势,不利于季氏。 1.阅读第一段:孔子认为季氏不该伐颛臾的原因有哪些?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概括理由有三: ①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 不可伐 义正词严 ②颛臾在鲁国境内 不必伐 不容置辩③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 不当伐 词语解疑:社稷——公室 2.阅读第二段:冉有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的时候,孔子大为生气,为什么? 引导点拨要点: (1)二子居其位而不去,则季氏之恶,己不得不任其责也。 (2)指出驳斥方法:引证(周任言)、类比(相)、比喻(虎兕在柙而逸,珠玉在椟而毁) (3)体会孔子思想:在其位,谋其政,“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君臣有义,反对僭越;季氏处于“危”和“颠”的境地,因为做事失去本分,这也是文末孔子感叹“季氏之忧”的原因之一。 3.阅读第三段,研讨下列问题: (1)词句: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欲之”,课文注解是“想要那样”,季氏、冉有他们想要怎样?——取颛臾以自益。 (翻译:君子痛恨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要另找借口的态度。) “修文德以来之。”文德,相对“武功”而言,即以礼乐教化来统治。(翻译:整治礼乐教化使远人来归附。) (2)孔子正面阐述自己政治理想的是哪些文字?请概括孔子的政治理想。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对内)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对外)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引入专家观点: 南怀瑾先生认为这几句话是中国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的基本。孔子认为无论是诸侯还是大夫,同一级别的财富要均衡,均衡了就无所谓贫富;人和人之间要遵守一定的秩序,就能和谐团结,和谐团结了力量就强大;上下一致了,社会安定了,就能长治久安。这些话典型地表现了孔子以德治国、以礼服人的思想。 (3)在前两段中,孔子只批评冉有,这一段连子路也批评了,为什么? 引导点拨要点: 朱熹认为:子路虽不与谋,而素不能辅之以义,亦不得为无罪,故并责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两个学生都背离了老师以德治国、以礼服人的政治理想,令孔子大为愤怒。 (4)你认为听了孔子这番话,冉有、子路会去劝季氏终止伐颛臾的计划吗?季氏会接受劝解吗? 备用资料: 洪氏曰:“二子仕于季氏,凡季氏所欲为,必以告于夫子。则因夫子之言而止者,宜亦多矣。伐颛臾之事,不见于经传,其以夫子之言而止也与?” (三)关于孔子论辩力量的来源 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政治信念。 论辩的技巧:层层推进,步步紧逼,先驳后立,破中有立,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证,使用比喻、类比、反诘等修辞方法,强化论辩力和说服力。 三、课外作业: 你对孔子的政治理想怎么看?他的政治理想对于今天的我们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吗? 关于“老课新教” 合理的就是最好的。不过在移植以往成功教学方案时,要把握新教材编排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第9部分:纺织行业建设项目SLT 525.9-2024》知识培训.pptx VIP
- 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docx
- 绩效增长模式课案.ppt VIP
- 绘画治疗理论概述.ppt VIP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综合接地技术规程.pdf VIP
- 202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docx
- 内容02324离散数学全程班复习.pdf VIP
- 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教材同步单词默写表(译林版) .pdf VIP
- 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区发展框架方案.docx
- GB∕T 31838.7-2021 固体绝缘材料 介电和电阻特性 第7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 高温下测量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