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鉴赏教案第2模块中国电影的产生与发展第1节内地电影2第二次浪潮.docVIP

影视鉴赏教案第2模块中国电影的产生与发展第1节内地电影2第二次浪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内地电影:第二次浪潮 第一节 内地电影(续) 二、第二次浪潮 这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传统,电影的“影戏”观念得到进一步确立,现实主义、英雄主义乃至批判现实主义都纷纷成为电影的主流创作观念。在电影表现手法、技巧和电影技术方面也都有长足的进步。与开创性的第一次浪潮相比,虽然在时间跨度方面要长,而且跨越了旧中国的垮台和新中国的成立这样关键的历史转折,这一时期的电影发展却缺少实质性的突破。 第一节 内地电影:第二次浪潮 (一) 高潮期创作战后电影 抗战胜利以后的中国社会,处在恢复和动荡交相作用的复杂旋涡中,电影迅速复苏,却始终和当时社会、文化及制作环境相联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持续8年的抗日战争终于结束。然而,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几千万无辜人民的丧生,众多家庭的残破,难以估量的巨大财产损失,人们流离失所,许多人无家可归。而迎接胜利的活下来的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创伤累累的国家,他们内心的创伤更难以一下平复。所以人们将抗战胜利称为“惨胜”,就是这种现实状况和心理状况的反映。 “惨胜”的现实背景成为进步电影反映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 内地电影:第二次浪潮 在人们喘息未定、迫切期望新生活的来临时,在人民历经磨难,对前景充满憧憬与希望之时,另一个痛苦的时期出现了。国民党四处派出的接收大员疯狂地搜刮财产,上演了“劫收”的丑剧。我们从《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可以看到原先在大后方大发国难财的庞浩公、张忠良们,抢上飞机去“劫收”,而原先所谓隐藏在“地下”的地痞们大张旗鼓地抢收的情景。在黑暗和混乱的现实面前,老百姓重又陷入不幸的深渊,他们不得不面对接收大员们肆无忌惮的“三洋开泰”(捧西洋,爱东洋,要现洋)和赤裸裸的“五子登科”(抢车子,占房子,要金子,霸婊子,夺衣服料子)。 第一节 内地电影:第二次浪潮 这些战后丑剧暴露了国民党当局的黑暗本质,理所当然地成为战后电影的重要内容。据统计自1945年10月至1948年10月的影片有162部,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影片有30余部。比如由当时著名制片公司昆仑公司出品的名片有《一江春水向东流》、《三毛流浪记》、《乌鸦与麻雀》、《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文华公司出品的《小城之春》、《太太万岁》、《哀乐中年》、《艳阳天》;政府制片系统制作《天堂春梦》、《松花江上》、《幸福狂想曲》、《夜店》等。 第一节 内地电影:第二次浪潮 总体来看战后电影是中国传统电影走向成熟的标志,现实主义以更为自觉和深入的姿态确立了自己稳固的地位。大致有如下特点: 1、电影观念日趋成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电影人还是电影观众对于电影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尤其在经历了八年抗战,血与火的考验之后,进步电影工作者对电影与现实的关系认识得更为明确,对电影是现实的表现,是思想与艺术表现的统一,达成共识。所以战后电影的社会揭露更为强烈,与现实的关系也更为密切,批判现实主义的色彩使优秀影片达到很深刻的程度。 第一节 内地电影:第二次浪潮 2、传统表现艺术走向成熟。 战后电影对现实的强烈关注,明确的时代性特征,鲜明的社会功利目的以及叙事功能的强化等等都是对传统影戏观念的进一步诠释。而在编、导、演、录、摄等方面表现了更为成熟的统一与协调,使影片在叙事技巧、细节处理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 第一节 内地电影:第二次浪潮 3、创作视野更加扩大。 战后电影的容量扩大,创作者眼界扩大,使影片的内容含量增大。这不用说在史传电影中的表现突出(包括叙述时空、跨度、人物)。同时,特别要提到战后喜剧类电影的类型与《小城之春》为代表的现代电影的出现。更是可喜的艺术现象。 较之此前的创作,战后电影由于有民族灾难的深刻印记,批判的力度和揭露的深刻性都更为明显。在昆仑公司出品的现实主义影片中,较为宏大的历史眼光和密切联系现实灾难的视角,使这些电影获得了时代传记的赞誉。不局限于狭小的个人悲欢,把民族灾难、时代变迁和家庭离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这一批判现实主义创作共同的鲜明特征。可以说,中国的现实主义传统有了更为深切的内容。 第一节 内地电影:第二次浪潮 (二)继承与发展新中国电影十七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有成绩但曲折的路程。 曲折是指电影发展形成过高低起伏的马鞍形,低谷与浪尖交替出现。所以对十七年电影要做客观公正的评价。不能因为只看到其中确有优秀之作就忽略了起伏之中的深刻教训,也不因为其缺陷而否定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第一节 内地电影:第二次浪潮 从1949年到1966年的十七年是新中国电影经历坎坷道路并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 l949年

文档评论(0)

prtsc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