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追求精神境界和向往理想人格的崇高道德理想 2、以集体为本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3、捍卫道德尊严,“守死善德”的精神气节 4、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5、崇尚人伦和谐的道德传统 6、注重道德内省和躬行践履的道德传统 A、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B、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C、礼之用,和为贵 D、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E、志存高远 F、自胜者强 G、君子强学而力行 中华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共同点: 总结: 1、中华文化虽然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发展。 2、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熄、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练习反馈: 1、下列不能体现“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爱国主义精神的人物是:( ) A、屈原 B、李鸿章C、岳飞 D、林则徐 2、当前,社会上一些人越来越热衷于过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而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却被逐渐淡忘。上述现象,我们应该怎样认识?( ) A、外国节日比中国节日更时尚、更有意义 B、弘扬民族文化必须杜绝一切外来文化 C、不应以外来文化取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D、改革开放的需要 D C 3、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国,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的是:( ) 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 ① ② B、 ① ② ④ C、 ① ② ③ D、 ② ③ ④ D 我们应增强对传统文化、传统美德 的认同感,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并结合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 为其增添新的内容。 * 结合提问逐步展示 * 结合提问逐步展示 * 世界观,是人门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世界上建立了100多所孔子学院 * 中华传统美德对人对社会的发展影响重大,但现在有人认为…..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呢?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教育的地位(重要性) 2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四课 第四框 温故知新 科教兴国 1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 2怎样来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实施呢? 灿烂的中华文化 第五课第一框题 灿烂的中华文化 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展 1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影响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第五课 第一框 新课预习 学习目标: 1、讲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2、是谁创造了中华文化? 3、中华文化为什么能源远流长? 4、中华文化的内容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5、中华文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6、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 文化的含义及其理解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说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北京四合院 现在的北京城是在700多年前的元代开始兴建的。正规的四合院坐北朝南,由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围合而成,并由此而得名。建筑布局以南北轴对称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 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谁创造了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知识梳理 一、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相关链接: 距著名的殷墟西北二十多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9年初级中学三年级化学模拟考试.ppt
- 2011年初级中学三年级数学特训班第二讲.ppt
- 初级中学三年级化学3634437.ppt
- 初级中学三年级化学 水的净化课件1934895.ppt
- 初级中学三年级物理9895269.ppt
- 初级中学三年级物理 运动的描述.ppt
- 初级中学三年级物理课件质量-密度.ppt
- 初级中学三年级物理液体的压课件 人教版3392227.ppt
- 初级中学三年级物理液体的压课件 人教版9363559.ppt
- 初级中学三年级物理液体的压课件 人教版.ppt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