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三 第二课 黑黜百家,独尊儒术.ppt
第一单元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影响:儒学成为正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知识结构 秦朝时儒学的境地 政治上 大统一 经济上 大统一 文化上 大统一 1、统一六国 2、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统一车轨,修驿道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地方 中央 皇帝 皇权至上 焚书坑儒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第二年,两个术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 坑杀。 1.汉初的“无为”: ①背景: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②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③表现:吸取道家“无为而治”思想,与民休息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黄老之学 减轻田租——十五税一,三十税一 释放奴婢, 士兵复员,授田宅,免徭赋 西汉初期以“无为”的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呢? 1.经济恢复 2.社会稳定 3.生活改善 土地兼并,商贾膨胀 ——中央软弱无力 边境不宁——和亲 王国问题——放纵、姑息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积极: 问题: 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汉惠帝 汉文帝 汉景帝 汉高祖 2.汉武帝的“有为”: ①目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 ②表现: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推恩令,建立“中朝”,设刺史, 经济上: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稳定物价。实行货币官铸、盐铁专卖、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等 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生平(前179 ---前104年) 汉代儒学代表、大学问家 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受赏识、为官 晚年著《春秋繁露》 创制新儒学体系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新儒学“新” ? 董仲舒在先秦儒学思想中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1)“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3)“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加强君权的需要 ——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材料: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新儒学内容 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为人者天》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汉书·董仲舒传》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新儒学内容 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 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 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 宇宙的根本法则。 维持社会的稳定和 人际关系的和谐 新儒学内容 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从此,教育被儒家垄断。 三、儒学成为正统 表 现 思想 政治 教育 结果: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进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统治者推动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采纳 汉代教育 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 教官:五经博士 ——儒学垄断教育 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