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会伤害孩子的几种“爱”.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父母会伤害孩子的几种“爱”.docx

父母会伤害孩子的几种“爱”来源:上海幼教网 2011-02-24 13:01:28[标签:父母的爱捏爱爱的教育]摘要:常言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是有感情的,何况天真无邪的孩子呢?孩子们那纯真的心底蕴藏着爱,只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去滋润;只要我们作父母的全心全意地用爱去温暖,去启迪孩子的心田,架起与他们心灵  摘要:常言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是有感情的,何况天真无邪的孩子呢?孩子们那纯真的心底蕴藏着爱,只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去滋润;只要我们作父母的全心全意地用爱去温暖,去启迪孩子的心田,架起与他们心灵相通的桥梁,那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金子”,就一定会开出爱的花朵!但错误的“爱”可就适得其反。?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可是我们不仅要全身心地去爱孩子,更应该让孩子了解爱,认识爱,让他们不仅拥有一颗爱已之心,更要有一颗爱人、爱世界之心。  一、“望子成龙”的爱  典型表现:  为了让孩子获得所谓的“成功”,在没有考虑孩子的兴趣、潜力和意愿的前提下,不惜投入很多精力和钱财去开发孩子的智力甚至制订宏伟的“成龙”、“成凤”计划,甚至因此剥夺了孩子的童年,如果遭到孩子的反抗,还误以为孩子太小不懂事,大了自然就会明白父母的苦心……  危害:  1、学习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自然过程,是我们生活的很大一个组成部分,是我们成长的必要手段,如果孩子因为这个被折腾的苦不堪言,他的生命质量能好到哪里去呢?  2、如果父母的教育计划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则可能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甚至因为逆反而故意反向发展。  【修正建议】:  努力引导孩子的发展是对的,但前提是尊重孩子的潜力和兴趣,一旦孩子丧失了某个领域的学习动力,在补救无效的情况下一定要果断放弃!  二、“填鸭式”的爱  典型表现:  在孩子根本没有食欲或已经明确表达出拒绝的信号时,仍然担心孩子吃的太少、营养不良,连哄带骗、软硬兼施试图多喂进去一点,正餐“塞饱”还不算,还随时准备了零食或其他营养品伺候。  恐怕这是我们这些新手父母,特别是老年人最常犯的错误,即使明明知道此举不受孩子欢迎、弊大于利且收效甚微还是屡败屡战,因为爱的本能让我们身不由己。  危害:1、试想,当我们本来没有进食的意愿时,被强迫吃一些难以下咽的东西,是什么感觉呢?我想这不仅仅关乎肠胃健康,而是关乎我们的情绪和内心感受的严肃问题,如果孩子觉得自己连吃饭的基本自由都要由大人主宰,日积月累,那他的心理发展将会被导向何方?  2、根据老卡尔威特的提法,孩子吃的过多了,体内的供血就容易被肠胃所占据或消耗,大脑的供血就相对不足了,对自身的思考能力甚至智力都会发生影响。(科学性有待验证)  3、无助于孩子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饱了也要吃,零食不断,只会干扰孩子的肠胃功能,无助于孩子规律进食。  【修正建议】:不要低估孩子辨别饥饱的能力,放心,孩子不会亏待自己的,饿了自然要吃,如果他不饿,就随他去吧,天不会因此塌下来,即使“常带三分饥和寒”,又有什么不好?父母会伤害孩子的几种“爱”(2)来源:上海幼教网 2011-02-24 13:01:28[标签:父母的爱捏爱爱的教育]摘要:常言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是有感情的,何况天真无邪的孩子呢?孩子们那纯真的心底蕴藏着爱,只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去滋润;只要我们作父母的全心全意地用爱去温暖,去启迪孩子的心田,架起与他们心灵?三、“大包大揽”的爱  典型表现:  出于对孩子的怜惜和保护,不敢或不舍得放手让孩子去独立行动,比如:怕孩子摔着碰着,迟迟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孩子好奇地左看作看的时候,不时地在旁边提醒:“危险!”、“不要动!”;怕孩子累着,能代劳的就代劳……  危害:  1、我们小心翼翼的呵护,无形中等于提醒孩子:这个世界很危险!在这个危险世界成长的孩子,怎么会有安全感?  2、我们事无巨细地代劳,等于用行动告诉孩子:你不行,这件事需要我们帮你做!长期这样下去,孩子还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吗?  3、懒惰是人的天性,一旦孩子发现不必动手就可以丰衣足食,还有动力去独立生活吗?  【修正建议】:  该放手时就放手,船到桥头自然直,不让孩子经历风雨,他怎么会体验到彩虹的美丽?  四、“杞人忧天”的爱  典型表现:  当我们的宝贝用一个孩子的眼光和行为方式去尝试做一件不合成人行为规范或生活阅历、但又对问题的解决没有妨碍的事(比如学说话时总是说“叠词”、画了一只蓝苹果、从边缘向中心扫地等等)时,把我们常常由于担心他们误入歧途、出格或犯错误而及时地予以指导,并暗自庆幸自己在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个谬误……  危害:  1、在孩子眼里,父母总是能力更强的权威人物,我们那些所谓指导行为的频繁出现,往往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足,这便是不自信感的源头。  2、有时候,孩子做出了“出格”的行为,比如画了一个绿太阳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