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设施的环境特性与调控-《设施园艺学》教案.doc

设施的环境特性与调控-《设施园艺学》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施的环境特性与调控-《设施园艺学》教案.doc

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品器官的形成,决定于作物本身的遗传性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人们要获得优质高产的园艺产品,就必须使作物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或使环境更好地适合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实现作物与环境的统一。 设施栽培正是在露地不适于作物生长的情况下,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人为地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来进行作物栽培的一种方式。设施内的环境因子,包括光、温、水、气、土壤及营养元素等,虽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与露地栽培必竟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它可使在露地生产中无能为力的环境调控成为可能。因此,了解设施内的环境特点,并掌握其人工调控方法,对促进设施园艺作物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环境特点及其调控 光环境对温室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光效应、热效应和形态效应,直接影响其光合作用,光周期反应和器官形态的建成,在设施园艺作物的生产中,尤其是对喜光园艺作物的优质高产栽培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设施的太阳辐射 温室内的光照来源,除少数地区和温室进行补光育苗或栽培时利用人工光源外,主要依靠自然光源,即太阳光能。在园艺学上,通常用照度(光照度)作为光量的物理量,其单位为勒克斯(Lx, Lux)或千勒克斯(KLx),这是指人的眼睛所感觉到的“明亮度”,表示物体被照明的程度,在光辐射中属于波长为380~760nm的可见光部分,实际上不同波长段的光亮度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例如光波为550nm即黄绿光处,是人眼感光最灵敏的峰段,然而对绿色植物的吸收率而言,该波长是吸收率较低的波段,所以用Lx表示光强,还不如用表示太阳辐射能状况的辐射通量密度W·m-2或KJ·m2·h-1,或光量子通量密度的μmol·m-2·S-1,更客观地反应了光能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同时温室作物生产中光环境功能的表达,也不仅依赖占太阳光能总辐射能量50%的可见光部分,还包括分别占太阳辐射总能量43%和7%的红外线辐射和紫外线辐射。 新近国际单位(SI)制中表示太阳光辐射能的物理量方法中,常用“辐射通量密度”(radiant flux density, RFD),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来表示,其中光合有效波长域能被植物叶绿素吸收并参与光化学反应的太阳辐射则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RFD和PAR的单位均为:W·m-2或J·cm-2·min-1或KJ·m-2·h-1(1W·m-2 = 3.60KJ·m-2·h-1 = 0.86Kcal·m-2·h-1,1J·m-2=0.2389 Cal·m-2·h-1)PAR也可用μmol·s-1·m-2表示, 太阳辐射下PAR(w·m2)≈PAR(μmol·s-1·m-2/4.57) 。当涉及与植物生理光合作用有关的光能物理量时,则采用“光通量密度”(photon flux density PFD,又称光量子通量密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入射的光量子以mol数表示(1mol=6.02257×1023),或以光合有效波长范围内的光通量密度,即“光合有效光通量密度”(PPFD)来表示,它们的单位均为μmol·m-2·S-1。可见光波长域Lx与W·m-2的换算系数为250lx/(W·m-2)。RFD密度、PPFD和光照度相互间不成比例关系,三者相互换算较复杂,与辐射源的波长等也有密切关系,现将不同光辐射源的三者相互换算系数示例如表5-1所示。 表5-1 不同光源的PAR密度、PPFD及照度 (McCree, 1972) 换算单位 光 源 全天太阳辐射 金属卤化物灯 萤光灯 白炽灯 Wm-2/Klx 3.97 3.13 2.73 3.96 μmolm-2S-1/Klx 18.1 14.4 12.5 19.9 μmolm-2S-1/Wm-2 4.57 4.59 4.59 5.02 例:以萤光灯为例,照度为1Klx时,其PAR密度为2.73Wm-2,其余PAR、PPFD、依定义推定。 设施内的光环境特征 太阳辐射到达温室表面产生反射,吸收和透射而形成室内光环境,其主要影响因子是覆盖材料的透光性与温室结构材料。温室光环境包括光强、光质、光照时数和光的分布四个方面,它们分别给予温室作物的生长发育以不同的影响。 温室内的光环境与室外的光环境具有不同的特征:首先是总辐射量低,光照强度弱。温室内的光合有效辐射能量、光量、太阳辐射量,受透明覆盖材料的种类、老化程度、洁净度的影响,仅为室外的50~80%,这种现象在冬季往往成为喜光果菜类作物等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 其次是辐射波长组成与室外有很大差异。由于透光覆盖材料对光辐射不同波长的透过率不同,一般紫外光的透过率低。但当太阳短波辐射进入设施内并被作物和土壤等吸收后,又以长波的形式向外辐射时,多被覆盖的玻璃或薄膜

文档评论(0)

co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