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内幕:人人都是管理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底捞内幕:人人都是管理者  7次,一家火锅店的日翻台次数;5000万,一家旗舰店的年营业额;2000万,一家火锅连锁企业的年客流量;6个月,一家新店从开店到回本盈利的周期。   20分钟,是海底捞规定的员工住宿地点到上班店的步行最长时间;50万,是海底捞一家店每年在员工住宿方面的成本;100万,是海底捞每年用于治疗员工和直系亲属的重大疾病的专项经费;800万,是海底捞为核心高层离开创业时的补贴资金。   这些数字是一家中国最传统的火锅店的素描,不过,人们记住这家火锅店的原因却不是这些数字,而是令所有到过这家店的顾客的超好口碑。它就是如今被上至高校商学院,下至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研究揣摩的海底捞餐饮连锁公司;教授拿出“潜伏”的精神,誓要揭开海底捞发展背后的“所以然”;媒体不惜“穷追猛打”,定要揭开“口碑”背后的秘密;企业不惜老板亲自一趟趟地“吃”在海底捞,倒要看看“它的员工为何总是能发自内心的热情四射”。这,这究竟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它的掌门人张勇究竟是怎样打造了这样一支令人叫绝的团队?难道做企业也有密而不传的“秘技”?   带着这些疑问,《新领军》记者辗转采访到张勇。之所以辗转,是因为张勇一直不愿意走到前台,用他的话说“我们没有说的那么好,而且我怕说的多做到的少。”在拒绝了诸多媒体甚至包括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后,张勇终于答应接受我们的采访。之所以能够接受《新领军》的专访,或许是由于我们的执着与真诚,而这又正好与张勇这个倡导像家人一样对待顾客的领导力大师的理念相吻合。于是,《新领军》记者远赴成都,在张勇的家门口畅聊海底捞的“内幕”,而后又相继采访了海底捞组织架构中最重要的几个关键环节——普通员工、店长、区域召集人。我们力图深入解开海底捞“微笑”背后的秘密,力图让读者看到一个真实的海底捞——它的成功基因与它的隐忧。   内幕一:把顾客当家人看待   人们都一致认为服务是海底捞成功的秘诀,只不过,对服务深刻认知的逻辑内幕,却来自张勇最初的创业体验。“吃到一定时候,舌头已经麻了,能感知到的是服务,却没有味道。”   海底捞是一家火锅店。   去过这家火锅店的人想必会留下深刻印象:你若没有预定,踩着饭点去吃饭,几乎都要排队,一排就要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到其他餐厅吃饭排队等个十几分钟可能就让人心烦了,在海底捞你不但不心烦,或许会感到是一种享受,期间可以上网,下跳棋、象棋、围棋、玩扑克牌,有的地方甚至还有麻将可打;瓜子、水果、饮料、点心随时奉送,如果需要,专门有人给你擦皮鞋,女士还可涂指甲?等等服务不胜枚举;   当被叫到号的时候,很多人是带着欣喜的心情走进餐厅,扑面而来的是人声鼎沸的如集市般热闹的就餐场景,只见服务生一个个小跑着,累得满头大汗,一旦看到顾客,马上给你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就像见到亲人或好友时那种喜悦的微笑。   当你点菜的时候,服务生会提醒你可以点半份,还会告诉你已经点得差不多了,再多就是浪费。和一些餐厅的服务员拼命给你推荐大餐形成了鲜明对比,此时已让你不得不对这家餐厅产生好感了。对戴眼镜的顾客,服务员还会给送上一块柔软的眼镜布供你擦拭,手机套也会给你备用。最后结账的时候,尽管不会很便宜,但你会觉得很值,下次还想来,甚至介绍朋友来。   张勇是海底捞的老板。   在张勇四张桌子摆摊麻辣烫之初,厌倦拖拉机厂电焊工作的他并没有想到未来自己在餐饮界被人们记住的是“家人般的服务”。光临海底捞的顾客,口碑中跳动的词汇都是“服务”,而且是家人般的服务。正是麻辣烫刚开业时一顿味道很苦的饭菜促成了张勇对于服务的深刻理解——一位大姐,因为他服务好,忍受了难吃的饭菜,并向其表达谢意。张勇在感激的同时,发现优质的服务能够弥补味道上的不足,真诚服务会换来回报。   1994年,张勇的第一家火锅店开张了。“我做火锅是偶然,但也算歪打正着,因为火锅相对于其他餐饮,品质的差别不大。”当然了,这也就意味着差异化会成为这个行当的竞争策略之一。除了张勇,这个火锅店还有三个股东——张勇太太、张勇同学、同学的太太,标准的创业搭档。然而,开业之后的生意却门可罗雀,每天冷冷清清。张勇记得很清楚的是,当时有一家住在火锅店楼上的人家,每天都会有十几个人下楼吃火锅,却从来都是路过他们店而到边上的另外一家火锅店。“因为他们每次走到楼下,往里一看,‘哦,还是没人’,然后就走开了。’”于是,张勇想了个办法,每天都在楼边的楼梯口等他,并设法打听到了这家男主人的名字。   “第一天我说魏大哥好,第二天又说魏大哥好。终于有一天他进来了。我很激动,但是完了他说你这个味道不好。我说哪里味道不好?他说我也说不出,但是那家有一种香辣酱,你们要把这个研究出来。我说开火锅的没有什么祖传香辣酱,火锅好吃肯定是因为买到味道好的香辣酱。最后我终于买到了这个香辣酱,让我太太送上去,让他来鉴定一下是不是他说好吃的香

文档评论(0)

wxbsy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