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某避难场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PAGE
PAGE 1
第 页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某某避难场所建设项目
1.2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1.3 项目业主
项目业主:某某民政局
法人代表:张国辉
地 址:某某某地镇
1.4 编制依据
1.《汶川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2.《国家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2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4.国家发改委等5部门《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的通知》(发改厅[2008]2952号);
5.《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措施》;
6.四川省发改委《关于印发〈四川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年度计划(修订本)的通知〉》(川发改投资[2009]280号);
7.四川省民政厅等5部门《关于汶川地震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专项规划避难场所建设的指导意见》(川民发[2009]220号);
8. 某某《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
9.《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国家计委办投资[2002]15号;
10.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1.4 研究范围
本报告着重对项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背景和必要性、建设需求和条件、建设内容及规模、工程建设方案、环境保护、项目组织管理、实施进度等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定额估算项目投资,根据国家的财税制度和有关政策、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对项目进行财务效益分析、评价,并提出结论性意见,供建设业主和有关部门决策。
1.5项目背景及由来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本报告简称5.12特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地震局、统计局、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会同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的评估,四川省某某被评估为重灾区,名列全国51个极重和重灾县(区)第14位。此次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惨重的损失。全区25个乡镇、214个村、1465个组、5.1万户、20.7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其中重灾人口17.7万人,占总人口的85.5%。全区因灾伤亡2746人(死亡20人、受伤2726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17.48亿余元。
为避免人类在自然灾害中失去更多亲人,建设避难场所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城市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为民生考虑的重要工程,列入了政府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建立抗灾减灾应急避难场所,是认真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积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的必然要求。
为提高某某抗击重特大自然风险能力,减轻灾害损失,最大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发改委等5部门《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的通知》(发改厅[2008]2952号)和省委“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和“加快重建步伐,提前完成任务”的总体要求,结合某某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际,某某民政局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
1.6 项目概况
1.6.1 项目建设地址
本项目拟建于某某某地镇清风村二、三组(现新建某地中学校内)场址地势平坦,地块比较规则,目前项目场址周边环境良好,交通便利。
1.6.2 建设内容及规模
(1)修建应急指挥中心及避难室、应急物质储备室等用房1幢,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2)应急避难广场(将已新建的某地中学操场作为应急避难广场,面积35000平方米,
(3)建设紧急停车场(300个车位,在学校内安排)
(4)配置应急设施设备
(5)附属工程:
1.6.3 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8个月。即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
1.6.4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900万元。
资金来源为中央灾后重建避难所专项资金。
1.7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按照政府领导、统筹规划、预防为主、属地管理的方针,科学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全面提升我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灾害性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沂源提供安全保障。
1.8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
(1)、近期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近期设置避难场所应以安全安置居民为主,远期将县城总体规划加入安全县城理念,预先考虑提供给居民安全的、设施完备的生活和避难险空间。
(2)、因地制宜的原则。灾害发生后,结合人群紧急疏散的需求,将公园、绿地等场所赋予避险的功能,充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docx VIP
- 2024年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放马山歌》课件.ppt VIP
- 运输管理课程形考答案.docx
- 2020-2021学年广东广州黄埔区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 VIP
- 整理My love英文歌词完整版.pptx
- 光伏组件开箱记录表.docx VIP
-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关于印发《集团公司2023年人力资源工作要点》的通知.pdf VIP
- YY∕T 1630-2018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基本要求.pdf
- T∕SGX 020-2024 TGDPIA 68-2024 新能源汽车高电压绝缘母排用自卷式保护套管.pdf VIP
- 2024年3月9日国家税务总局遴选面试真题及答案深度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