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艺术染整应用于家纺产品研发的可行性.pdf

刍议艺术染整应用于家纺产品研发的可行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yeing Finishing Textile Chemicals 染整及纺织化学品 刍议 “艺术染整”应用于家纺产品 研发的可行性 摘要:“艺术染整”作为区别于传统扎染和工业印染的一门新兴学科分支,其丰富 柔性的工艺表现和“人文染整”的特征,突破了传统意义的扎染手工限制;其再 造差别化、艺术化面料肌理,不仅独具中国民族特色,更能与现代时尚创意接轨, 因此在纺织产品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文章通过对家纺产品发展现状和 “艺术染整”工艺的分析,探讨了 “艺术染整”应用于家纺产品研发的可行性。 关键词:艺术染整;传统扎染;家纺设计;家用纺织品;染整 中图分类号:TS 19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025(2006)10-0144-04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吴 敬 梁惠娥 顾鸣艺术染整工作室 顾 鸣 我国纺织染整技术提升很快,具有原创意义的“艺术 色晕及丰富肌理效果。而“艺术染整”脱胎于传统扎染,是 染整”新工艺在传统手工扎染创意集成和对工业染整流程 相对传统“三染”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它是在各种纺织 的柔性化超越方面有所发展,成为我国纺染面料后整理技 面料和成衣上运用现代印染科技和扎、缝、包、染、喷、绘、 术的重要补充和工艺延伸。近年来,“艺术染整”与欧美主 拓、刷、雕、压等各种特殊工艺手法相结合,创造出区别 流市场、流行色预测及时尚图案创意紧密结合,以全新的 于工业印染审美特征的平面、立体或单色和多色交融新图 设计语言成为服装设计与时尚创意的亮点。在我国家纺产 形的艺术实践活动。传统扎染所传达的是东方文化追求天 业升级和家纺产品创新的历史进程中,独具创意的“艺术 人合一、简约自然的审美思想;而“艺术染整”工艺,在 染整”工艺,能否在中国家纺文化特色的差别化设计和自 传承传统防染和纯手工的同时,更从本质上体现出“笔墨 主创新中有所作为,为本文探议的主旨。 当随时代变化”的开放性特征和诠释时尚文化的审美优势。 1传统扎染与“艺术染整”工艺 1.2 “艺术染整”的技术优势 1.1 “艺术染整”的传统沿革 “艺术染整”工艺通过传承扎染的历史文化,综合现 作为催生“艺术染整”之母的东方传统扎染,古称“绞 代染整技术来整合纺织服装产业资源,进行原创性时尚面 缬”,又名“撮缬”、“撮晕缬”,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陶 料、服装和家纺设计。它在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同时, 渊明在《搜神后记》中即有对古代绞缬最具特色的品种之 依靠现代纺染科技和特种设备的支持,广泛应用于真丝、 ¨ 一 “鹿胎缬”的描述。《韵会》中指出:“缬,系也,谓系 棉、毛、麻、天丝 、大豆纤维、腈、涤、粘等各种天然、 缯染成文也。”另唐代《一切经音》云:“以丝缚缯染之,解 化学纤维或混纺、交织面料,具有工艺差别化、生产柔性 化、产品个性化、视觉艺术化和市场快速反应的优势。这 丝成文曰 ‘缬’。” 种优势还充分体现在对材质、色彩、结构、风格的合理使 扎染,是指在纺织面料上以绳线系、结、扎、捆、绑、 用和追求方面,都力求表现出技术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并 缠定位描红花形,浸染过程中因面料系扎部位产生物理性

文档评论(0)

14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