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滨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PAGE
PAGE I
智能温湿度监测系统
摘 要
防潮、防霉、防腐、防爆是车间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衡量环境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储备物资的使用寿命和设备工作可靠性。为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首要问题是加强工作环境温度与湿度的监测工作。但传统的方法是用湿度表、毛发湿度表、双金属式测量计和湿度试纸等测试器材,通过人工进行检测,对不符合温度和湿度要求的库房进行通风、去湿和降温等工作。这种人工测试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且测试的温度及湿度误差大,随机性大。因此就需要一种造价低廉、使用方便且测量准确的温湿度测量仪。所以在测量仪上安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通过单片机计算、显示和报警,可以实现室内温度和空气湿度自动调控功能,对于管理库房节省了时间,为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单片机;空气湿度;自动调控
PAGE i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64737274 第一章 引言 PAGEREF _Toc264737274 \h 1
HYPERLINK \l _Toc264737275 1.1概述 PAGEREF _Toc264737275 \h 1
HYPERLINK \l _Toc264737276 1.2传感器的技术简介和发展前景 PAGEREF _Toc264737276 \h 1
HYPERLINK \l _Toc264737277 1.3传感器的实现的功能 PAGEREF _Toc264737277 \h 1
HYPERLINK \l _Toc264737278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
HYPERLINK \l _Toc264737279 2.1温度传感器 2
HYPERLINK \l _Toc264737280 2.2湿度传感器 4
HYPERLINK \l _Toc264737281 2.3MC14433A/D转换器 5
HYPERLINK \l _Toc264737282 2.4单片机89S51 7
HYPERLINK \l _Toc264737283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连接 PAGEREF _Toc264737283 \h 10
HYPERLINK \l _Toc264737284 3.1MC14433与89S51单片机的接口设计 PAGEREF _Toc264737284 \h 10
HYPERLINK \l _Toc264737285 3.2显示与报警的设计 PAGEREF _Toc264737285 \h 10
HYPERLINK \l _Toc264737286 第四章 软件设计 PAGEREF _Toc264737286 \h 12
HYPERLINK \l _Toc264737287 4.1主程序流程图 PAGEREF _Toc264737287 \h 13
HYPERLINK \l _Toc264737288 4.2程序清单 PAGEREF _Toc264737288 \h 14
HYPERLINK \l _Toc264737289 结 论 PAGEREF _Toc264737289 \h 21
HYPERLINK \l _Toc264737290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264737290 \h 22
HYPERLINK \l _Toc264737291 谢 辞 PAGEREF _Toc264737291 \h 23
HYPERLINK \l _Toc264737292 附录 PAGEREF _Toc264737292 \h 24
附1 HYPERLINK \l _Toc264737293 CD4051多路开关 PAGEREF _Toc264737293 \h 24
附2 HYPERLINK \l _Toc264737294 89S51系统程序及子程序 PAGEREF _Toc264737294 \h 26
第一章 引言
1.1 概述
随着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等现代电子技术的成就给传统的电子测量与仪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革命性的影响。常规的测试仪器仪表和控制装置被更先进的智能仪器所取代,使得传统的电子测量仪器在远离、功能、精度及自动化水平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并相应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智能仪器控制系统,使得科学实验和应用工程的自动化程度得以显著提高。
1.2传感器的技术简介和发展前景
信心革命的三大重要支柱是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信息采集中,首先要获得原始的信息,其最基本的元件是传感器,关键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