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区供水工程施工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制依据及原则 1.1 编制依据 由重庆市某水利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市大学城水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共同编制的《重庆市西部供水工程某片区二期供水工程1标段施工招标文件》及相关答疑。 中国重庆市市政设计院设计的重庆市西部供水工程某片区二期供水工程1标段招标图纸。 我单位自行踏勘现场、调查咨询资料。地质勘查报告。 根据大学城区域供水工程所处位置、环境,结合我公司现有机械设备、机具、周转材料及施工技术力量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重庆市建筑管理条例》 ISO9001:2000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我司《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 国家及地方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安全检查标准。 2002年国家颁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2 编制原则 1.2.1 坚持按基本建设程序和建筑施工科学技术管理、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组织好人员和机械;利用好时间和空间;控制好质量和工期、安全和文明施工,使本工程能优质、按时投入使用。在施工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达到一次性验收合格。 1.2.2 在确保施工过程质量、安全、生产前提下,力争赶前,加快施工进度,尽量做到平面和立面均衡施工,综合平衡雨天和夜间施工。 1.2.3 坚持文明施工,严格控制施工噪声,加强环境保护。 1.2.4 合理地安排夏、冬、雨季、农忙季节的施工,提高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1.2.5 搞好结构与建筑、土建与水电、各工种和施工班组之间的密切配合。 1.2.6 忠于设计、精心施工、相互配合、统一指挥、工期履约、保证使用、日夜奋战、质量创优。 工程概况及特点 2.1 工程概述 2.1.1工程综述 2.1.1.1 地形地貌: 本区地处缙云山和中梁山两条山脉之间,地势起伏小,为宽缓的丘陵。地形高程多在280~320m之间,地形相对高差一般小于40m,地形坡角多在3度~18度之间,为构造剥蚀浅丘地貌类型。区内最大高程352.4m,位于某电机厂北西侧的木鱼堡丘顶;最低高程281.2m,位于某电机厂东北侧的低洼地带。整个片区最大相对高差71.2m。 某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过设计区域,在河流两侧形成低缓的浅“V”形河谷地貌。 此外,大学城西部杨家沟、肖家沟水库库岸,形成缓倾的岸坡地貌,岸坡坡角8度~20度。杨家沟水库分布面积约49000m2,库容152万m3,正常蓄水位约313.78m,水库岸坡坡角10度~20度,水库西面靠缙云山一侧斜坡坡度则较陡。肖家沟水库位于杨家沟水库以北约1公里,分布面积约29000m2,库容24万m3,正常蓄水位约316.8m,水库岸坡坡角8度~20度。 2.1.1.2 水文条件 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水力特征等,区内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含水层主要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岩地层,以及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中—下统自流井组、下统珍珠冲组的砂岩地层。 该类地下水的含水层为一套以泥岩夹砂岩、薄层灰岩,或砂岩与泥岩不等厚互层的河、湖相沉积岩。砂岩中的裂隙是地下水储存、运移的主要通道,泥岩相对隔水,地下水除裸露区外,补给条件一般较差,含水量较低,具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特点,天然露头泉流量一般小于0.1升/秒。 该地区缺水比较严重,区内水系主要为某河及其支流,这些河流向东北方向汇入嘉陵江一级支流梁滩河,最终向北汇入嘉陵江。某河多年平均流量约1.5m3/s,某镇处50年一遇洪水位为281.14m,20年一遇洪水位为280.69m,常年水位线为279.65m。因周边倾倒垃圾以及农户饲养鸭子,某河目前污染严重。梁滩河(某段)治理工程目前已经列入国家环保总局拟定的五条全国次级河流整治试点。 2.1.1.3 地质条件: 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第四系地层主要分布于丘陵之间地低洼地带,以残坡积层为主。其岩性如下: 第四系全新统: 粉质粘土:褐黄色、灰黑色,主要分布于浅丘之间的低洼地带。 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 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不等厚互层的长石砂岩。 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 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薄—厚层砂岩,底部为一层厚约20m的长石砂岩,即“关口砂岩”,顶部为一层黄绿色、灰绿色“叶肢介页岩”。 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 上部为灰色、灰绿色粉砂质钙质泥岩夹同色泥质粉砂岩,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下部为紫红色、黄绿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深灰色页岩夹不稳定的长石砂岩及长石石英砂岩。 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 上部为泥岩夹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泥灰岩及灰质

文档评论(0)

14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