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代:接入 在原有SDH基础上,增加宽带接口功能,实现数据业务的透明传输功能,如提供数据接口并映射到SDH虚容器;提供级联接口接入ATM和POS的高速接口等。 第二代:交换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增加数据业务的处理功能,包括以太网的二层交换,ATM交换等。 第三代:环网共享 采用数据通信领域的以逐点转发为基础的环网技术,有效提高带宽利用率,包括弹性分组环技术(RPR)、ATM共享环技术(VP Ring)。 第四代:智能 智能化:由静态网络向智能网络的演进,实现网络拓扑自动发现、带宽动态申请和释放、Mesh网灵活高效的保护等。 总体功能要求 应满足YD/T1022-1999和YDN099-1998中规定的SDH节点基本功能要求。 应支持ATM业务或以太网业务中一种。 当支持ATM业务时,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可以支持ATM业务的统计复用和VP/VC交换处理功能。 当支持以太网业务时,基于SDH的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应支持TLS功能,即应支持以太网业务的透明性,保证对所有的二层/三层以上的协议透明,包括IEEE802.1q等二层协议和IPv4、IPv6等三层协议。 主要功能 SDH功能 以太网业务透传功能 以太网二层交换功能 以太环网功能 ATM层处理功能 SDH功能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应满足SDH节点的基本功能要求,具体要求应符合《YD/T1022-1999SDH节点功能要求》和《YDN099-1998光同步传输网技术体制(修订)》中的相应规范。 对于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其SDH帧结构、VC映射部分还应满足G.707规范中对于级联、虚级联业务的要求,包括提供低阶通道VC-12、VC-3级别的虚级联功能或连续级联和提供高阶通道VC-4级别的连续级联功能或虚级联,并提供级联条件下的VC通道的交叉处理能力。 以太网业务透传功能 以太网业务透传功能是指来自以太网接口的数据帧不经过二层交换,直接进行协议封装和速率适配后,映射到SDH的虚容器(VC)中,然后通过SDH节点进行点到点传送。应具备以下功能: 传输链路带宽可配置。 应保证以太网业务的透明性,包括以太网MAC帧,VLAN标记等的透明传送。 以太网数据帧的封装应采用PPP协议,或者LAPS协议,或者GFP协议。 数据帧可以采用ML-PPP协议封装或采用VC通道的连续级联、虚级联映射来保证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以太网二层交换功能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支持二层交换功能是指在一个或多个用户侧以太网物理接口与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系统侧的VC通道之间,实现基于以太网链路层的数据包交换。 ATM层处理功能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的ATM层处理功能,其相关的协议参考模型和分层功能应符合建议I.321要求,功能特性应符合建议I.731和I.732要求。 要求提供CBR、rt-VBR、nrt-VBR、UBR业务处理。 要求实现PVC。 ATM层处理功能 连接功能。支持ATM各接口间的用户数据通路的有序建立和拆除,支持点到点、点到多点连接功能(空间组播、逻辑组播)。 连接管理。支持通过节点的ATM数据流具有统计上可预知的业务质量(QoS)。包括业务描述连接请求参数、用户参数控制/网络参数控制(UPC/NPC)、对突发业务的等价带宽评估、连接允许控制(CAC)、用户数据缓存和QoS类型的管理等。 华为:MSTP概念的倡导者 最早实现 ATM over SDH规模商用-(2001年4月) 最早实现 ETH over SDH规模商用-(2001年6月) 最早实现 RPR over SDH商用测试-(2002年11月) 华为:MSTP国标的拟定者 华为主笔起草MSTP国家通信行业标准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 (YD/T 1238-2002) 华为主笔起草MSTP国家通信行业标准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测试方法》 (编号:2002H11,已报批) 华为主笔起草MSTP国家通信行业标准 《内嵌RPR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 (正在写作中) 在提出了MSTP概念后,华为不遗余力的推动MSTP技术标准化,肩负起一个系统供应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责任。 做大做强:MSTP产业化 2001年3月,渭河岸边,春暖花开,第一块MSTP以太网板ET1在渭南电信开始了它的运营生涯,用来开展大客户以太网专线。同一时间,在几百公里外的黄河岸边,第一块MSTP ATM单板AL1在新乡电信开始了它的运营生涯,用来承载ATM-DSLAM。 历经大量技术测试和批量应用后,MSTP逐步被运营商接受 2001年5月,江西移动测试:采用MSTP的以太网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