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麓版选修六第十八课《百戏之祖---昆曲》教材分析和探究活动方案2〔岳麓版选修六〕1.doc
第十八课《百戏之祖---昆曲》教材分析和探究活动方案〔岳麓版选修六〕在今天,昆曲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奏、过于文雅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丧失了时尚性和大部分娱乐功能,由于生活的迅速变革,流行性文化在生活中占优势昆曲离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相距甚远,因而难以争得观众,以至在演出市场上难觅其踪,形成了恶性循环。全国6个昆曲剧院团创作、演出普遍陷入困境,演员培养及艺术创作均无力投入。昆曲艺术家相继去世,传承人日渐减少,又因经费不足,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只有零星演出昆曲曲高和寡,因为看不懂曲谱,许多录像资料在研究机构的仓库里发霉;昆曲研究水平低下,日本、韩国都有昆曲博士,中国的纪录却是零;保留下来的昆曲传统剧目有300多个,至今还能在舞台上亮相的却不多……这种曾有四百多年历史、雄霸中国剧坛、经过无数表演艺术家千锤百炼的精致艺术,迄令已濒临绝种之危,如何保存我们唯一现存的“雅乐”,应是文化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综合而言,昆曲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缺乏观众;资金不足;剧目传承不力;编剧演员人才紧缺;可编排的好剧本少;市场运作无力。真是问题一箩筐,昆曲的保护、发展之路有多维艰!
同学们,你们读了这段报道后,对昆曲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昆曲面对“流行”已逐渐成为人们审美定势和思维习惯的现今社会,执着于昆曲的人们开始摸索以“青春”为号召,力图打造昆曲的“时尚盛宴”。在2004和2005年,昆曲因其时尚化、青春化的变革成为社会关注点。白先勇根据观众需求,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改革,启用了两名不满30岁的演员以展示青春之美;一改昆曲原有的一桌一凳的清冷,精心设计了具有水润墨色意境的舞台背景;在保留原来的眉目传情神韵的同时,增加了水袖勾搭等动作以增加观赏性;对服装修饰作出重大修改,凸现现代审美元素……将昆曲的唯美极致化地表现出来。昆曲放低身段,根据市场和观众的需求、对昆曲进行改革的行为也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这种出于良好愿望的改编,是否不仅阻碍了昆曲的更好发展,反而使它偏离了固有的文化本质,而更不利于它的传承和保护? 昆曲当前以“青春”为号召“流行”昆曲走无独有偶,采用时尚的理念来包装昆曲也成为一些昆剧院团的探索模式。如上海昆剧团遵循“传承为本,创新为用”,在创作新剧目上投入较大的心血。2004年10月,“青春昆剧”《一片桃花红》仅演2场票款就达8万元,这个观点新颖的爱情故事,配以彩绘妆面、绚丽的电脑光等时尚元素,成功地吸引了年轻人。 2004年12月,昆剧舞台再度升温,由苏州昆剧院演出的昆曲《长生殿》全本在北京保利剧院连演三天,台湾设计师叶锦添设计的富丽堂皇的戏装,成了演出之前时尚人群关注的焦点。“只有年轻一代喜爱昆剧,昆剧才能长远地发展下去。”浙江省昆剧团团长林为林说,“同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日本规定小学生在学期间必须观看能剧,我们从前却没有建立这方面的制度。” 但是,对于传统戏剧的改良行为,一些专家也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和忧思。有专家表示,日本的歌舞伎也曾面临同样的困境,日本的做法是,国家出资,把它作为民族的象征物原汁原味的保存下来,中国如果能象日本一样做,对昆曲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出路。昆曲的搬演必须慎而又慎,不能随意改动。浙江艺术研究院专家说,昆曲不是一般的戏曲,而是具有“世界文化遗产”特殊地位的成熟艺术,对“遗产”首先得讲保护。昆曲的可贵在于其古老,现代舞台上昆曲是必须原汁原味的老戏,新编戏不会有出路。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昆曲自有其规格和尊严,不能要求改动昆曲本 上海昆剧团苏州昆剧院不同的看法和忧思专家对中国的青年学子来说,优雅精致的昆曲将不再只是文学课本中的描述,从2005年开始,它走入校园,成为学子们校园文化生活的常客。浙江昆剧团等中国7家昆剧院团进入大学校园进行公益演出,每团每年的演出不少于20场。公益演出所需的经费,由中央与地方分担。浙江昆剧团走进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与青年学子互动交流。除了《窦娥冤》《长生殿》等经典剧目串演这类传统交流方式外,还将对昆曲的唱念做打等“当行本色”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与学子们一起探讨昆剧的文学剧本。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从文化心理方面分析,青年学子往往是带着图腾崇拜的文化情结来观看昆剧表演,并要求从中获得审美与思考的双重满足。因此,加强大学校园与昆剧院团的交流,将有助于昆曲艺术的繁荣,并朝着“精致化、经典化”的方向发展。青春版《牡丹亭》进入全国十所重点高校,北大北师大、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进行巡回公演浙江昆剧团昆曲走入校园昆曲走入昆剧有知识没文化、有专业没趣味、有思想没品质、有技术没艺术,专家专家专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