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编制依据
(1)《成都地铁1号线文武路站工程施工设计文件、图纸》;
(2)《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6)《城市测量规范》CJJ13-87;
(7)《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98;
(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
(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11)《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92);
(12)《地下铁道、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13)《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2 工程概况
文武路站工程施工标是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工程中的一段,位于人民北路站与骡马市站之间,车站设计起点里程为YCK6+810.9,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CK6+885.0,设计终点里程为YCK7+245.6,总长434.7m。车站结构包括车站主体部分和附属部分,主体结构含一长172m存车线段;附属结构由8个出入口、四个风道及风亭组成。本标段位于成都市中心,站址周围建筑物众多,主要有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四川省百货公司、米兰小筑、万富大厦、亚都大厦、四川有限电视台、时代凯悦大厦、省人民检察院、精图大厦、成都仪器厂、省化工轻工物资商场和鑫都宾馆。
车站结构型式均为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矩形结构,主体为单柱双层双跨框架结构,立柱为方形,各板设计为梁板式体系;出入口有单跨结构和单层三跨结构(与风道合建);风道均为单层三跨结构。
本站除车站中部(江汉路与人民路交汇处)有60m采用盖挖法施工,其余均为明挖法施工。盖挖法施工部分设计为盖挖顺做法,施工阶段盖板采用军用便梁作为临时路面系统;明挖法施工部分设计为“人工挖孔桩+钢管内支撑”作为支撑体系。桩和基坑内施工时同步进行降水。
3 施工监测方案
3.1 施工量测的目的
在本标段的基坑开挖支护施工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会对周围地层、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施工期间的基坑安全,分析了解地层、支护及主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了解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确保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正???使用和基坑安全,需组织专业人员在施工中加强施工监测,将基坑以及地表、地下管线和周围距离较近地面建筑物置于严密的监控之下,将监测信息及时反馈、处理。根据监测信息及时调整施工措施,确保基坑、道路、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稳定和安全。
监测的主要目的:
(1)通过监测掌握基坑周围土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掌握工程施工对原始地层的影响程度。
(2)通过监测掌握工程施工对地下管线、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并确保处于安全状态。
(3)及时整理资料,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3.2 监测布点原则
(1)测点布设应满足设计要求,点位位置要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变化特征,点位布置在有利于保护和不易受破坏的地方;
(2)所有观测点埋设必须稳固,初始值在确认点位已稳定才能采用;
(3)在结构受力不利、地质条件差、断面变化大的地方增设观测点;
(4)在一个断面上实施多项监测时,各类测点布置应相互结合,力求能反映一个断面上不同的物理量;
(5)在施工中出现异常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利的位置增设监测点。
根据施工进度预先布置好各种观测点,以保证点位在观测之前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性。如果观测点在施工中受到破坏,应尽快在原来位置或原来较近位置补设测点,以保证该测点的连续性。
3.3监测项目
结合文武路站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基坑深度、围护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工程周边环境等确定本工程的监测项目,具体见下表。
施工监测项目表
序号监测
项目监测范围监测
仪器测点断面及间距监测频率1基坑内外观察基坑外地面、建筑地层土质描述支护桩、内支撑随时进行(含周围地面裂缝、塌陷、渗漏水、超载等)1次/天,根据现场情况随时调整2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周围一倍基坑开挖深度精密水准仪,铟钢尺长、短边中点,且间距为不大于30-50m范围内基坑外10m内 1~2次/天
基坑外10m~20m内 1次/2天
基坑外20m~30m内 1次/周3桩顶
位移桩顶冠梁全站仪同上1次/1~2天4建(构)筑物倾斜基坑周围30m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精密水准仪,铟钢尺测点间距10~15m基坑外10m内 1~2次/天
基坑外10m~20m内 1次/2天
基坑外20m~30m内 1次/周
对重点建筑物加大监测频率5地下
管线基坑周围30m范围内的管线精密水准仪、铟钢尺结合地表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