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高考历史 真题分类汇编汇总
[新课标版]
考点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选择题
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24))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秦二世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郡国并行制)门阀世族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精讲精析】选C。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同时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AD两项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推荐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
6、(2011江苏单科T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对图片中“进士出身分布比例”进行分析,并结合科举制的相关史实理解。
【精讲精析】选D。科举制的设立使贫寒子弟获得了参与政治的机会,从而扩大了人才选拨的范围,故A、C不符合题意。科举制是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拨官吏的标准,与九品中正制完全不符,故B有误。图片反映出科举制已经兼顾士族子弟、寒素子弟和小姓子弟等多个阶层,但士族子弟比重仍然最大,表明其还不完善。故答案为D。
7、(2011江苏单科T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
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
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
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对题干中“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进行分析理解。
【精讲精析】选B。A不能从材料反映出来,也不符合行省制的特点,可以排除。元朝行省的行政长官完全由朝廷任命,权力受中央的控制,故C、D均有误。“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表明元代的江浙行省获得了“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的紧急事务处置权。故答案为B。
8、(2011·海南单科·T4)契丹,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辖地包括今库页岛,外东北,西伯利亚东部,中国的三省及内蒙古东部。)))(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905年)
(1)根据材料一、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2)根据。(10分)
需要(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问题:(12分)
(1)按示例填写表格。(6分)
(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6分)
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汉、唐的选官制度推举制推举制结成特殊关系科举制35.(1)
1:回答符合史实。6分)
①世卿世禄制;②推举制:考试成绩
其他答案。(0分)
35.(2)论据(4分)
答案:能全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弊得失(4分)
·就推举制而言,推荐者若出于公心,举贤不避亲,也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但它容易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报恩关系就科举制而言,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参加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但若考试内容不恰当,也不能反映出真才实学。
答案2:单方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或弊(2分)
·其他答案。(0分)
组织(2分)
答案l:叙述连贯成结构。(2分)
答案2;叙述较连贯。(1分)
其他:罗列论据(0分)
)))…….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