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吉林省长春二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doc
吉林省长春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 共48分)
1.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铜锌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B. 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
C. 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D. 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
2、已知反应mX(g)+nY(g)qZ(g);△H<0,
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若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X、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
3.铁-镍蓄电池放电和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
Fe + NiO2 +2H2O Fe(OH)2 + Ni(OH)2
关于此蓄电池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铁为负极
B. 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H)2-2e- = NiO2 +2H+
C. 放电时NiO2的反应为:NiO2 + 2H2O +2e- = Ni(OH)2 + 2
D. 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浸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4 将2 mol SO2, 1 mol O2 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 O2(g) 2 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SO3的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A、保持温度和容器的压强不变,充入1mol SO3(g)
B、保持温度和容器的容积不变,充入1mol SO3(g)
C、保持温度和容器的压强不变,充入1mol O2(g)
D、保持温度和容器的压强不变,充入1mol Ar
5.某烷烃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的只有两种结构,则含相同碳原子数且主链上也有4个碳原子的烯烃(只含一个碳碳双键)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顺反异构)A.2种 B.3种 C.4种 D.5种..已知N2(g)+3H2(g)2NH3(g) ΔH=-92.4kJ/mol。在一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里充入2mol N2和8mol H2达到平衡时生成1mol NH3。现在相同条件下的同一容器中充入xmol N2,ymol H2和2mol NH3,达到平衡时,NH3的质量分数与原来相同,且放出热量46.2kJ。则x、y的值为 A.1.5,6.5 B.2,8 C.5,21 D.3,13
2SO2(g)+O2 2SO3(g) ,△H0的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试根据此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t1时增加了SO2和O2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t1降低了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t1时减小了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t1时减小了SO2的浓度,增加了SO3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8.浓度为2mol·L-1的氢溴酸溶液VL,欲使其浓度变为4 mol·L-1,以下列出的方法中,可行的为
A.通入标况下的HBr气体44.8LB.加入10 mol·L-1氢溴酸0.6VL,再将溶液稀释至2VL
C.蒸发掉0.5L水D.将溶液加热蒸发浓缩至0.5V各为0.01mol/L的溶液中加入8mL0.01mol/L的AgNO3溶液,这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C(K+)C(NO3-)C(Cl-)C(Ag+)C(I-) B.C(K+)C(NO3-)C(Ag+) (Cl-)(I-)
C.C(NO3-)(K+) C(Ag+) (Cl-)(I-) D.(K+) C(NO3-)C(Ag+)=(Cl-)+(I-)
10.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 kJ·mol)
容器 甲 乙 丙 反应物投入量 1mol N2、3mol H2 2mol NH3 4mol NH3 NH3的浓度(mol·L) c1 c2 c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akJ 吸收bkJ 吸收ckJ 体系压强(Pa) p1 p2 p3 反应物转化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12、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
化合物 燃烧热/kJ·mol-1 化合物 燃烧热/kJ·mol-1 甲烷 891.0 正丁烷 2 878.0 乙烷 1 560.8 异丁烷 2 869.6 丙烷 2 221.5 2-甲基丁烷 3 531.3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正戊烷的燃烧热于3 531.3 kJ·mol-1
B.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C.乙烷的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高考理综生物知识要点的简要熟悉:第六单元 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的保证》.doc
-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化学)》.doc
- 《2012高考理综生物知识要点的简要熟悉:第四单元 遗传——生命延续和发展的泉源》.doc
- 《2012高考理综生物知识要点的简要熟悉:第五单元 微生物——综合运用考查的材料》.doc
- 《2012高考理综生物知识要点的简要熟悉:第一单元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doc
- 《安徽省桐城十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无答案》.doc
- 《北京市怀柔区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doc
- 《北京市育园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doc
- 《福建龙岩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doc
-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
- 《吉林省长春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doc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理科卷》.doc
-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doc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文科卷》.doc
- 《贵州省湄潭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化学)》.doc
- 《贵州省瓮安二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doc
- 《河南省卢氏一高2012届高三上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 (化学)》.doc
-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doc
- 《河南省南阳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化学)》.doc
-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