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主讲教师:冯旭东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005.2--6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国策。 青年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知识、意识、伦理、信念都极大程度地决定我国的未来。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 人类生活赖以生存的基础 2. 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 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和实践 4. 环境伦理观 5. 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 考核方式与成绩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同学中树立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观念。 考核方式: 结合本专业撰写学期论文,5000字以上,简述如何从专业角度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占30%,平时成绩大于60分是评定成绩的必要条件。 期末论文占70% 第二章 生态系统 一. 基本概念 系统:由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组分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一定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自我调节 动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 无机物:空气、水、矿物质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糖类、脂类 气候因素:温度、湿度、风、雨 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 生态系统分类 1. 水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湖泊、河流 2. 陆生生态系统 森林: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 草原 荒漠 高山 二. 生态平衡及其破坏 动态平衡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火山、地震、海啸 人为因素:砍伐森林、围湖造田、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主要是由于人类的贪欲和无知 第三章 人口与资源 地球对人类的承载力 所谓“人口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自然—社会复合的生态系统保持永续利用的条件下所能负载和容纳的人口数。生态系统可能进化也可能退化,“ 人口承载力”因此可能上升或者下降。 人口承载力、人口容量是个相对的具有极大弹性的概念。由于用以估算的多项参数的不确定性,从而使估算的人口容量可以相差很大。 以世界人口为例,仅仅在31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态学家、著名的“人口炸弹论”提出者埃尔利奇就曾经认为当时的35亿人口已大大超出地球承载能力;而乐观派则认为,人类的聪明才智将会无限地拓展地球的承载能力。 美国人口学家科恩搜集了几百年来有关这个问题的几乎所有研究报告,发现已问世的最大人口估计数达65个之多,从最低的不足10亿人到最高的1万亿,差别惊人。 1986—1989年原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委托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组织14个单位共70多位科技人员协力完成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研究 ”。 该项研究的远景展望是:中国粮食最大可能生产能力为8·3亿吨,以人均500—550公斤计,最大人口承载量为16·6亿和15·1亿。 完 谢谢! * 我国生态与环境的现状 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 复合性环境污染的阶段 老债新帐叠加共存 粪便污染 1900 2000 微生物污染 耗氧有机物 SO2、颗粒物 光化学烟雾 酸雨 重金属 氮磷富营养化 垃圾 温室气体 黑碳、气溶胶 有机金属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 二次污染 核废料 工业危险废弃物 面临全球最严峻、最复杂的环境问题 生态恶化形势严峻 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 沙化土地面积约100万km2 原始林不足1/10,森林质量下降 草地退化面积达2/3 地下水超采(海河平原漏斗面积2万km2) 全球1121种濒危物种,中国有190种(IUCN) 环境污染触目惊心 七大江河水系的741个监测断面的水质: 29% I-Ⅲ类, 30% Ⅳ、Ⅴ类, 41% 劣Ⅴ类 东部和西南200余湖泊中80%富营养化 近一半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不符合标准 据343个城市调查,仅1/3达二级空气质量标准 1/3 国土受到酸雨污染 垃圾围城普遍,有毒有害废弃物影响开始显现 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相当GDP的3-8% 环境健康问题日渐突出 11个最大城市,空气污染每年使5万多人夭折, 40万人染呼吸系统疾病 空气污染地区死于肺癌人数高出5-9倍 沈阳市约40%的儿童血铅含量超标 (2000年) 二恶英类化合物已在市售牛奶(深、港)、母乳 (江浙)中检出 天津市严重污染的蔬菜地土壤中汞含量超标98倍 全球变暖加剧我国生态、环境恶化 近百年平均地面温度上升0.6-0.7℃ 过去100年海平面平均上升10-20cm 二百年以来冰川面积减少约25% 近50年北方大部降水量减少10%,干旱加剧 近20年每年气象灾害损失相当GDP的3-6%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