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美的汉字》教案.doc
梳理与探究·优美的汉字
学习目标:
1.了解掌握汉字的有关知识和文化。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梳理汉字的方法。
3.了解汉字的起源、形体演变、汉字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运用汉字构成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养成自觉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教学设想:
梳理探究部分最能体现新课改精神的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既不能忽视不管,也不能只是教师的讲解,应该更多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梳理探究的主动性、体验过程的实践性。为此,本篇内容安排学生课前尽量多地准备、查找有关资料(占有资料),初步整合资料,课上与教师一同展示探究成果、分析资料并获得一定的结论,运用有关结论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了解汉字构成知识,解决语文学习实际中的问题。
学习难点:查找有关文化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通读文本《梳理与探究·优美的汉字》。
2.按照共同爱好原则自由组合成小组(4-8人),确定一个专题,查找、收集有关资料。
3.对所查找资料进行梳理,整理获得的知识或得出初步结论。
课堂展示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奥运会徽、开幕式中国文字形义的特质导入课文。(展示幻灯片)。
二、展示探究成果:(由四个小组展示,每组不超过5分钟)
(一)汉字的起源:
一般认为出现在公元前13-前11世纪商代的“甲骨文”(单字4500个,其中认识的约占1/3)
考古人员在距今4500多年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土文物上发现了“象形字”
在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人创造了具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
刻画符号(图画)“象形字”系统文字(据统计甲骨文中形声字占27.24%)
(二)汉字的形体:
1.汉字形体演变过程
(1)古汉字阶段:甲骨文金文大篆(籀)、六国古文小篆(形声占87.39%)
形体 使用器物 使用朝代 形体特点 甲骨文 刻在龟甲、兽骨上 商代后期 象形、字形方向不固定 金文 铸在青铜器上 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 线条化、平直化趋势 大篆 刻在石鼓 西周晚期 小篆 可以书写在竹简等器物上 春秋战国晚期、秦国使用 字体规整匀称,字形有所简化,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 (2)隶书楷书阶段: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正楷、真书)(宋代形声超过90%)
形体 使用朝代 形体特点 隶书 产生于战国晚期,汉代通用 形体扁方,较长横画呈微波起伏,右下斜笔带捺脚 草书 形成于汉代 使用连笔,书写快捷,难以辨认 行书 出现在东汉晚期 比草书容易辨认,介于草楷之间 楷书 形成于汉魏之际,南北朝至今 形体方正严整,有撇、捺、硬钩,笔画平易圆转 (三)汉字的构成:
(1)独体字:“象形字”“指事字”
(2)合体字:“会意字”“形声字”
应用:根据意符推究文字的意思,减少错别字。
(四)汉字文化:
1.造字时的文化信息:
东、西、南、北
2.书法、篆刻艺术。
独特的中国文字文化博大精深。
三、根据课堂所学知识解决语文学习实际中的问题:
1.标示出下列成语书写错误汉字,根据汉字构成的有关知识说说错误的原因。
浮想联篇(翩)、损身不恤(殒)、阴谋密计(秘)、以逸代劳(待)
(附《说文解字》的有关字条解释:翩,鸟疾飞也,从羽,扁声。篇,书也,一曰关西谓榜曰篇,从竹,扁声。秘,神也,从示,必声。密,山如堂者,从山,宓声。代,更也,从人弋声。待,竢也,从彳,寺声。)
2.我们今天的姓名就包含着很多意义,姓、氏、名、字包含着很重要的信息,联系今天所学知识,初步解读自己名字的意义。试着为自己起一个“字”。
四、课下探究:
探究自己姓氏的来历,写一篇500多字的文章。
附材料:
汉字的来历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诗经〉两首》课文研讨(新人教版必修二).doc
-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学案.doc
- 《表达交流: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教学参考(新人教版必修二).doc
- 《表达交流: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二).doc
- 《表达交流: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写作指导(新人教版必修二).doc
- 《赤壁赋》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二).doc
- 《故都的秋》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二).doc
- 《故都的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二).doc
- 《荷塘月色》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二).doc
- 《鸿门宴》同步测验.doc
- 2025年江西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必背(有一套).docx
- 2025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附完整答案【全优】.docx
- 2025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及完整答案【各地真题】.docx
- 2025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附完整答案【夺冠】.docx
- 2025年河南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含答案【预热题】.docx
- 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2025年江西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必背(综合题).docx
- 2024年案件风险防控学习心得体会范例(4篇) .pdf
- 2025年江西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全国通用).docx
- 2024年竣工验收管理制度(三篇) .pdf
文档评论(0)